市档案馆多措并举创新服务形式
致力打造文明服务品牌
■本报记者 梁昕 通讯员 梁秀慧
电话查档、节假日预约查档、利用成效回访……市档案馆在务实创新中寻求发展之道,创新服务形式,推出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市民纷纷点赞。
近年来,市档案馆从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创建、打造服务品牌等方面着手,探索出一条独具档案文化特色的文明单位创建之路,先后获评“国家一级档案馆”“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等。
党建引领 扬起文明旗帜
文明列车想要开得好,车头是关键。近日,市档案馆组织党员志愿者到东源县叶潭镇叶潭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帮助村民整治村道周边区域环境卫生,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同时还向村民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发放宣传手册,提升群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
今年以来,市档案馆深化省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注重基层党建引领,创新建立“1234”党建工作机制。在每月的主题党日,该馆都会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基层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发挥党员在文明创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巩固模范机关创建成果。
一手抓党建引领,一手抓理论学习。市档案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举行专题党课、宣讲报告会、专题学习会等理论学习活动,制定《市档案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认真落实党内法规制度,深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动文明单位创建与基层党建工作实现融合发展,力争实现党建引领、业务一流、品牌凸显。市档案馆党支部被评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行动市级示范单位和机关领域样板支部”“竞标争先行动标兵单位”。
传承红色精神
谱写文明乐章
6月8日,在第16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市教育局联合在市第一实验学校举行“档案进校园”宣传活动,以“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为主题,通过翔实的档案文献和丰富的照片,向师生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河源地方党组织10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进一步增强我市青少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021年以来,市档案馆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中国共产党河源地方史重要文献选编》(共三辑),全面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河源地方党组织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成为我市党史学习教育本土红色教材。据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馆内组建了党史资料党员收集队,到省档案馆和惠州、韶关等地收集党史档案资料1731件,建立起“四史”档案资料库。依托“红色”平台,该馆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展厅展览,开设“河源记忆”“革命历史”“档案珍品”等三个固定陈列展厅,布置党性教育主题教室、河源党史主题档案文献展,充分挖掘我市红色资源、留存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生动教材。
市档案馆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省级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在4月26日开展“传播文明理念 共建美丽河源”河源市2023年文明行为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维护公共秩序”“文明交通出行”等进行宣讲,进一步推动文明意识深入人心,激发市民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热情,营造“人人讲文明、争做文明人”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市档案馆深入基层持续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进社区、“夏日送清凉”、文明交通劝导、爱国卫生运动、乡村振兴宣传等志愿活动100余次,同时积极改善服务场所,为群众提供报刊读物、老视镜、笔和雨伞等便民物件,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群众讲解河源红色革命历史、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以优质热情服务赢得广泛赞誉,使“志愿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