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龙窝镇立足“农业强镇(蝉茶小镇)”发展定位
绘就别具一格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今年以来,紫金县龙窝镇立足“农业强镇(蝉茶小镇)”的发展定位,聚焦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两大重点、“一镇一策”建设目标,以开展“赛龙夺锦”活动为抓手,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文:本报记者 王亚娇
见习记者 殷鑫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图:本报记者 冯晓铭
在紫金县龙窝镇茶文化展示中心,承龙嶂、高杯山、云王绿、青林峰等各种各样的茶叶产品摆满整个展厅,游客可以在该中心品尝、购买茶叶,还可以了解茶产业发展历史、现状等。“中心于今年5月30日正式启动使用,是全市首家乡镇级别的茶叶展销平台。”龙窝镇茶文化展示中心负责人黄东灵说,将积极与紫金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沟通,全力打造茶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龙窝茶产业附加值、延伸价值链。
今年以来,紫金县龙窝镇围绕紫金县委、县政府赋予龙窝建设“农业强镇(蝉茶小镇)”的发展定位,聚焦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两大重点、“一镇一策”建设目标,以开展“赛龙夺锦”活动为抓手,夯实现代化农业基础,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以新担当、新作为积极探索独具龙窝特色的发展新路径,努力绘就别具一格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优化发展布局
跑出共富“加速度”
谋产业,拼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镇里围绕工业、农业、文旅业等三大产业,借助‘飞地经济’政策和外出乡贤优势,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推动镇域经济底盘不断壮大。”龙窝镇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龙窝镇认真贯彻落实紫金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飞地经济”实施方案,加大对农旅产业、茶产业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力强、产值高、税收效益好的企业落户紫城产业园及蓝塘产业园,多管齐下,不断做大做强经济蛋糕。据统计,今年以来,龙窝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开展招商引资6次,积极联系深圳、广州、惠州等地商会组团洽谈招商事宜,对接生物科技、新材料、新基建等不同类型公司23家。目前,已成功签约项目2个、意向洽谈项目3个,总投资额约3.6亿元;成功引进1家飞地企业(广东恒晶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户蓝塘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1.5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亿元以上,年创税收1000万元以上。
同时,龙窝镇坚持因地制宜,充分依托独特自然风貌,精准把握自身资源优势,实行“一镇一策”差异化、特色化分类发展。龙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坚持以茶叶、南药、油茶、葡萄、灵芝、放养鸡等特色种养业为基础,有序推进上坑村工业化养鱼基地、南药示范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前,上坑村工业化养鱼基地一期已完成投产,养殖各类鱼共计30万尾,南药基地已完成第一批南药种苗培植50万株。全镇“一村一品”年总产值达4.23亿元。
壮大优势产业
做实产业文章
以茶会友,用茶致富。
今年以来,龙窝镇以强镇兴村富民为根本,深入实施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逐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加快推进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整合打造万亩茶山蝉茶产业带,不断培育壮大特色茶产业,打响“龙窝茶”品牌。
“村里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的带动下,超500户农户近800人参与茶叶种植,近20户农户实现年收入超过30万元。”龙窝镇彭坊村党支部书记黄育胜说,该村充分利用生态优良、产业基础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等优势,逐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着力打造成为“云山绿谷、清茗茶香”村。目前,该村茶叶种植面积1万多亩,拥有茶叶加工生产线22条,茶叶专业合作社30多家。
今年以来,龙窝镇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500亩,目前茶叶种植总面积达3.15万亩,占紫金县茶叶种植面积的40%,茶叶年产值达5亿元。全镇有龙王绿、鹰峰山等千亩以上生态茶叶基地4个,以及40条茶叶加工生产线,有效带动全镇33个村1800多户农户5000多名村民参与茶叶种植,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近6万元。今年6月,“双云峰”茶叶在“中茶杯”第十三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中获得红茶特别金奖,有力扩大“龙窝茶”品牌影响力。
农文旅融合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
龙窝镇文化遗产丰富,有省级非遗项目浦米制作技艺,县级非遗项目龙舞、狮舞的传承基地,历史上曾涌现出诗人黄迁、花朝戏创始人之一黄亚亮等名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区之一,属海陆丰革命老区范围,周恩来率军东征时曾驻龙窝圩,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师、第四师曾在龙窝镇会师……
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承载,今年以来,龙窝镇立足“红色+绿色”旅游定位,充分挖掘龙窝特色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以“红色基因·古韵茶香”为主题的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推进沐野星辰露营基地、大榕树耕读文化园、鹰峰山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一体化打造承龙茶山、稻鱼共生基地等多个特色项目,成功举办2023年首届烟火夜市特色烧烤节美食嘉年华和嶂下村第二届田园文化节活动,有效增强镇、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出一条具有龙窝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红色基因·古韵茶香”乡村振兴示范带(龙窝段)一期工程进度已达90%,镇级宝榕大道风貌提升示范带一、二期工程进度已达95%,琴江村等18个美丽宜居村和牌楼村特色精品村建设完成,正加快推进南奋、光明等5个美丽宜居村和嶂下村特色精品村创建工作。今年以来,全镇已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带动就业300余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