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所政校企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学院成立
产教融合再升级,为制造业当家提供人才支撑
○本报讯 记者 邹茹玉 邓燕琴 昨日,由河源国家高新区、河源技师学院、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下称西可通信)三方共建的电子信息产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市首所政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是我市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推进制造业当家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随着当前我国制造业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职业教育的学生是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主力军。经河源国家高新区、河源技师学院和西可通信携手推动,在原有的河源技师学院西可分校的基础上,升级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的建设,旨在构建政校企产教学研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供需双方紧密对接,优化学校专业结构,构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成立后,政校企三方将整合相关学科专业教师、企业技术骨干、科研团队、教学科研平台等资源,推动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园区企业的产线、产品改造升级及技术研发,园区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养提升等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打造集产、学、研、创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创新基地。
从2006年开始,河源技师学院和西可通信正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至今已有17年,为河源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现任西可通信CKT技术工程部工程师的刘武军是河源技师学院的毕业生,他认为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能为职业学院的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实践与就业平台,不仅专业对口实现就业,对其后续的职业成长与发展也有优势。西可通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政校企合作顺应制造业当家和高质量发展大潮,将合作推向了新高度。
据介绍,河源技师学院一直以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主动对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该校负责人表示有信心将三方共建的电子信息产业学院打造成为河源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为河源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为制造业当家提供更多人才支撑,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