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油茶产业 推动优势转化
我市油茶产业项目获中央奖补资金4亿元
○本报讯 记者 雷宇烁 通讯员 曾镇明 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了解到,我市申报的“广东省河源市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以全国第6名的成绩,成功入围财政部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名单,将获中央奖补资金4亿元。
近年来,市财政局坚决落实市委关于推动河源“绿色崛起”的工作部署,在油茶产业资金投入、金融服务、品质品牌上下功夫,积极推动油茶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转化。
市财政局紧抓国家和省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原则,以“争取上级资金+地方合理财政投入+撬动引导社会资金”的模式,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广东地区唯一入围的项目,我市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总投资达13.18亿元,除中央财政补助4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42亿元外,将撬动社会资本(不少于160家企业)4.76亿元投入项目建设。
“不用出村就可申请贷款,不仅方便,利息还比较低。”对于在龙川县黄石镇从事油茶行业的村民黄先生来说,今年落地的信贷产品“油茶贷”,为家乡的油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金融动力,也让自己创业兴业更有信心。
近年来,市财政局会同金融部门创新推出“油茶贷”金融产品,将农业保险的“保防救赔”风险减量体系引入油茶产业,帮助经营者规避风险和减轻负担。市财政局在全省先行推广油茶保险试点工作,今年全市油茶投保面积4.58万亩,落实油茶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超400万元,为我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为做强油茶品牌,市财政局依托河源市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打造“河源山茶油”品牌名片。目前已有“龙川山茶油”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和“云度”“绿油”等33个知名茶油品牌。推动“油茶+旅游”“油茶+饮食”等模式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推动实现全市油茶产业综合产值76亿元以上,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