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法院:多措并举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本报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谢婷 陈碧霞
自2022年5月1日开展知识产权审判集中管辖和“三合一”改革以来,东源县法院多措并举保障审判质效,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积极服务河源创新驱动发展,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97件,调解撤诉案件占64.5%。其中,商标权案件占受理案件的75%,涉及“益禾堂”“OPPO”“美宜佳”“联塑”等知名品牌。
强化诉源治理
构建多元解纷机制
通过调解前置、矛盾化解在诉前。龙川某文化传媒公司在未授权许可使用的情形下,擅自在其经营场所内以卡拉OK方式放映他人音像作品,被重庆某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诉至法院。东源县法院受理后,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经过反复沟通,双方在诉前快速达成和解,龙川某文化传媒公司即时履行调解义务。这类“小标的”案件正是东源县法院加强诉源治理,全面推行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解前置的一个缩影。
将调解工作贯穿到案件审理全过程。审判团队始终坚持抓住纠纷症结、找准利益平衡点、抓准调解切入口,快速解决纠纷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宝洁公司诉吴某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就是在开庭前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以宝洁公司撤诉圆满解决。
联动多部门构建诉前调解机制。东源县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组织诉前调解知识产权案件130多件,力争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推进繁简分流
抓实公正和效率
建立健全繁简分流机制。东源县法院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全流程一体化诉讼服务体系,在推动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同时,结合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实现知识产权繁案简案分流“双轨制”,实行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以繁简分流提升办案效率。在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中,五金店经营者黄某向驾驶小型货车上门推销者购买了标注有“联塑”商标的冷热水用聚丙烯货物,后被商标权人诉至法院。东源县法院受理后,运用简易程序在一个月内审结了该案,最终判决黄某停止侵害商标权,并作出相应的经济赔偿,既解决纠纷,又提高了办案效率。
繁简分流+互联网,跑出办案“加速度”。奥飞公司诉某公司侵权一案,因某公司开设的购物广场销售未经奥飞授权的印有“铠甲勇士”系列注册商标的卡包,奥飞公司诉请某公司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该案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东源县法院以“繁案精办,简案快审”为原则,采用简易程序审理该案的同时,考虑到奥飞公司经营地在汕头市,到东源县法院开庭路途遥远。为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依托互联网开庭审理该案,并在开庭一周内作出判决。双方当事人服判息诉,并对法院减轻当事人诉累的做法及公正高效的审判表示赞许。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多形式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东源县法院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同时,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开展“企业家学法活动”,与企业代表进行座谈,通过解答企业关心的法律问题、解读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开展示范庭审活动,选取武汉某饮料公司诉龙川某奶茶店侵害商标权纠纷等代表性案例,邀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及企业代表等人员旁听,有效引领相关单位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意识。
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从青少年抓起。东源县法院在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宣讲活动,用同学们熟悉的“超级飞侠”动漫形象、“益禾堂”奶茶等案例,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在青少年心里播撒下热爱科学、拒绝盗版、保护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种子。
接下来,东源县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落实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效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