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催生新职业
我市采取系列措施助力各类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
■网约配送员在便利店取外卖。网约配送员因工作时间灵活,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劳动者。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助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载体,新职业的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劳动人民的智慧更为新职业注入新活力。适逢五一国际劳动节,本报推出“新职业 新活力”特别报道,探究新职业兴起的机缘,了解河源新职业劳动者的状态,听听他们的故事,感受新职业为河源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的新生机。
“现在我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还能结识很多新朋友。”阿扬(化名)前两年从市区一家文化传媒公司辞职后,在朋友的邀约下,成为了一名网约车司机。虽然收入不是特别稳定,但平均算起来,每个月的收入约是在前公司任职时的1.5倍。
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将5批共74个新职业纳入其中。近年来,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陆续上榜新职业。在当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催生下,新职业不断涌现,为人民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和就业新选择,也吸引着各类人才不断涌入。
互联网营销师
成为年轻人就业新宠
随着新职业的诞生壮大及官方的“正名”,它们正慢慢地被社会认可和推崇。记者从市人社局就业中心获悉,目前在河源比较流行的新职业有互联网营销师、民宿管家、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其中,互联网营销师即是日常所称的网络主播,他们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河源本地的产品,特别是过去几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年轻人从事直播带货达到了空前的热度。而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职业因工作时间灵活,也受到了不同年龄段劳动者的青睐。
“新职业的诞生主要来源于技术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市人社局就业中心副主任林纯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绿色生态发展的不断更新,诞生了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而碳汇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新职业则是碳达峰、碳中和能源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的产物。此外,随着消费者个人收入稳步增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发呈现多样化、层次化和品质化的趋势,对服务业需求的大规模增加衍生出了新职业,如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退役军人事务员等。
新职业开辟就业新空间
提高人民幸福感
“我看到了民宿行业这一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更看重这个行业发展的希望。”张俊慧于2017年从深圳返回家乡河源创业,出于对乡村产业、河源民俗的喜爱,她从学客家菜烹饪到创办“仙塘山居”民宿,最终成为了民宿管家的一员。
新职业的兴起为社会、为人民带来了什么影响?林纯认为,首先新职业的兴起为人民开辟了新的就业空间,对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这类职业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在家庭教育、旅游出行、日常生活便利等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新职业还推动了技术和产业经济的持续优化升级,数字化类新职业的出现对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职业中寻找机会
实现高质量就业
近年来,新职业劳动者数量持续增加,同时也给年轻人带来更多就业、创业选择。为推动我市新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年轻人成功就业创业,我市采取了系列措施:免费为新职业劳动者提供创业培训、农村电商培训、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等技能培训;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如岗位补贴、见习补贴、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孵化等;做好就业权益保障,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保障新职业劳动者在实习、就业、工伤认定、劳动报酬等方面的权益。
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新职业中寻找就业、创业机会,也是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悉,我市为青年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就业见习、就业指导、创业服务、兜底帮扶、政策宣传等服务。张俊慧在筹备创业阶段,正是享受到了我市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缓解其创业初期的融资压力,最终成功创业。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按照国家及省、市的有关工作部署,加快开发制订新职业的职业标准,促进职业标准与人才评价深度融合,组织规范开展培训和评价工作,探索在新职业领域新设职称评审专业,提供职称评价服务,为新职业群体搭建更加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本报记者 邹茹玉
■图:本报记者 孙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