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健康树新风 平安和美过大年
——我市各地上演多种传统民俗活动添年味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玉兔迎新春,佳节话文明。春节是辞旧迎新的喜庆时刻,是万家团圆的温馨时节,是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民族节日。幸福欢乐的年味,祈福拜年的年俗,记录着关于春节的美好记忆。随着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广大市民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践行文明新风尚,文明过大年让年味变得更加醇厚。
传统民俗与
健康生活方式深度融合
跳跃冲扑、闪转腾挪,大年初一,紫金县凤安镇下石村村民舞起了客家金狮,金狮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村民们争相迎接金狮送来的吉祥欢乐。
热闹的舞狮表演同时在东源县骆湖镇下欧村上演着,花样百出的表演让在场的村民直呼精彩。此外,在下欧村,投篮比赛、广场舞表演、烟花汇演等活动轮番上演,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大年初三,在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一年一度的“捕鱼节”悄然拉开序幕。据了解,为扎实做好东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新春氛围,东源县举办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2023“东源非遗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汶水塘捕鱼节民俗活动,让群众在多彩的年俗活动中领略家乡的非遗魅力。
一场场热闹非凡的活动、丰富多彩的表演彰显传统民俗正与新时代健康生活方式深度融合。
文明用餐成为新风尚
走在农村街头,人来人往,热闹却并不杂乱,处处文明有序,一派欢乐景象。文明理事、以礼相待,已成为村民对节日的打开方式。兔年来临之际,市文明办向市民发出《移风易俗迎新春,文明健康过新年倡议书》。其中提到,移风易俗过春节,树立文明节俭新风;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文明餐桌”行动,自觉摒弃“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光盘行动”,健康饮食,合理搭配,文明用餐,节俭惜福,快快乐乐过大年。喜庆而欢乐的春节假期里,村民们正以更加文明的言行举止,呵护这来之不易的新春热闹劲儿。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老百姓的饮食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新年期间,家家户户团圆聚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琳琅满目,但人们准备菜肴都会“量力而行”,并不会按照以前的做法必须要“有余”。而且吃饭时都会备好公筷公勺。“平时和朋友在外面吃饭,能做到使用公筷公勺,没想到在家里也很有必要。我决定借着春节聚餐的机会,给家人们也讲讲,让大家都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村民陈贵颇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