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促进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根据《河源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源市2022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宣传河源行”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谋划,精心组织,于今年6月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河源行”活动,制定活动方案,成立活动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河源行”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大力推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积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的主题,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走深走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六十五条”、市“七十条”具体措施。
活动期间,全市累计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知识技能培训18场,参与人数537人次;集中学习《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30场,参与人数645人次。
开展公益广告投放
宣传安全生产知识
市市场监管局紧抓民生安全热点,在河源电视台重点时段播放关于电梯安全和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的30秒公益广告;在河源电台FM91.1和FM97.8滚动播放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的公益宣传标语。目前,全市共计制作公益广告、海报、短视频、提示语音等737条/份,宣传受众15634人次。
同时,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印制宣传海报及宣传资料,在社区、企业、校园等场所张贴及派发,重点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十五条”硬措施、电梯、液化石油气瓶、大型游乐设施、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等安全生产知识。全市共张贴宣传海报1200张,派发500份宣传小册子。
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进行安全教育约谈
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活动。6月30日,市市场监管局在江东新区中骏世界城举行大型游乐设施(观览车)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演练有效检验了大型游乐设施运营单位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了大型游乐设施运营单位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发生事故时,各单位能及时、有效采取救援措施,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开展相关单位安全教育约谈。为确保电梯使用安全,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6月15日,市市场监管局对第二季度问题较多、检验合格率较低的4家电梯维保单位进行公开约谈,要求各电梯维保单位切实履行维护保养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广东省电梯使用安全条例》《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的规定开展维保工作,建立维护保养档案,真实记录维护保养情况,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配合电梯使用单位开展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严重隐患要及时告知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
吸取教训防范事故
开展举报曝光投诉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防范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深刻吸取中山市“2·13”锅炉爆炸事故教训,重点检查标称水容积小于30升的蒸气发生装置、标称起重量小于3吨的起重机和未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目前,全市共排查标称水容积小于30升的蒸汽发生装置185台,标称小于0.1MPa的蒸汽发生装置291台,标称起重量小于3吨的起重机185台;先后开展了特种设备超期未检、“黑气瓶”整治巩固提升、叉车隐患排查治理、电梯鼓式制动器隐患排查治理、大型游乐设施安全压杠隐患等专项整治工作。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396人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52家,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20份,立案查处2宗。
与此同时,开展举报投诉曝光活动。进一步畅通12345、12315举报投诉电话、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举报投诉渠道。在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同时,发动群众积极举报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举报线索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未收到特种设备相关投诉。
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普及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民特种设备安全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遏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持续开展特种设备超期未检、“黑气瓶”整治巩固提升、叉车隐患排查治理、电梯鼓式制动器隐患排查治理、大型游乐设施安全压杠隐患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张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