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连平县以民为本全面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

提升城市颜值 厚植民生福祉

2022-07-07 09:48:44 来源:河源日报

3318f18728dda3cbda01d9defabc7f09_0707002_001_01_s.jpg

■连平县城一角。近年来,连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合水桥重建启动,碧桂园断头路、富民三路断头桥顺利打通,东河大道全面贯通,县城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档案馆建成使用,县城两个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近年来,连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颜值,厚植民生福祉,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城市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基础设施硬件环境。只有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才能让城市“内涵”更加丰富。

长期以来,连平县城及周边农村供水主要依靠鹤湖水厂和密溪水厂,一到枯水期,用水就非常紧张。为了更好解决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在连平县委县政府推动下,2020年12月,连平县城新水厂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其中新水厂一期水源点在桥头湾水库,工程二期计划在水库上游7.5公里处的三洞河建设450万立方米供水专用水库。

走进位于上坪镇下洞村的连平县城新水厂建设项目现场,厂区已完成所有结构及设备安装,目前只剩下部分自控设备安装及道路结构层施工,其余管网、道路、隧道等工程也有条不紊地同步进行中。“县城新水厂一期项目共投入2.05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水厂1座、11.8公里供水管道、1.8公里管线隧道及4.4公里道路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有望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据项目施工方相关负责人蔡业介绍,新水厂项目建成后供水规模将达每日3万吨,可解决连平县城居民7.5万人用水问题,对提升连平城市品质、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继续推进县城新水厂项目加快建设外,连平县将同步推进县人民医院新院、120指挥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大楼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加快老旧小区、街区更新改造进程,完成北园片区、大石窝片区便民化改造,有序推进县城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和老城区供电、通信、排污管网改造,实施一批背街小巷“靓化”提升工程,切实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

注重建管结合

加快城市提质步伐

农贸市场作为一座城市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是展现城市生活品质和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近两年来,连平县认真落实文明创建“十大工程”和“九大行动”,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完成了县城两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连平县印发了2022年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民生实事工作方案,计划对全县12个农贸市场的地面、场内墙身、供水、用电、排水、排污、经营布局、摊档台建设等基础、经营、管理设施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农贸市场环境秩序,加强农贸市场规范管理。

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方面,连平县将加快东河片区商业综合体和“四馆一园一中心”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把东河片区打造成为“城市客厅”;加快城市交通路网建设,继续推进富民大道向南延伸1.5公里工程建设,完成南湖三路(人民医院新院市政道路)工程、南山大道西路(碧桂园路段)扩宽工程建设,全面贯通环城东路,将市政道路、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向中心城区周边拓展,不断拉大城市发展骨架。(本报记者 梁驱远 谭绍丁)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