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中坝镇北坑村:移风易俗新风尚 绽放乡村文明花
■本报记者 苏勇军
走进紫金县中坝镇北坑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近年来,该村不断建立健全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将移风易俗行动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文明“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环境”,绘就一幅幅干净、清新、幸福的美丽画卷。
红白理事会“理”出新风尚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北坑村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小孩满月、建房、开业、学生上学、当兵等许多事情越办越隆重、越办越阔气,一个丧事至少花费八九万元,一个喜事花费20多万元,群众内心反对却又无可奈何。
为推进移风易俗,北坑村村“两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移风易俗领导小组,村支书任组长,4名干部任副组长,各村民小组代表为小组成员,明确各村干部为第一责任人,出台了关于婚丧嫁娶的村规民约,对农村婚丧嫁娶及各项喜庆事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据介绍,婚丧嫁娶改革前,北坑村里存在白事请和尚道士、红事请歌舞,红白事全都有酒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为有力制止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现象,倡导婚丧嫁娶节俭新风,北坑村迅速行动,结合本村实际,从细处看手,制定出台村规民约。对于宴请,该村对酒席用菜数量、迎亲车辆、乐队数量、丧事、建房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
为了取得良好的成效,该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方案,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红白理事会、张贴村规民约、动用村8个大喇叭广播、红白喜事上现场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确保婚丧新规人人皆知,争取全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北坑村开展农村红白喜事规范管理如一股清风,接地气、近人心,吹进了广大群众心间,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该镇奏响移风易俗和谐曲,移出风尚、易出新容。
“红白理事会的宗旨,就是要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我们倡议村民严格按有关规定办事,凡事要坚持新事新办,废除陈规陋习,既要气氛热烈,又要文明庄重。办理本村婚丧事宜,坚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反对婚丧事宜中搞封建迷信活动。”北坑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华告诉记者。
道德评议会树起新乡风
近日,北坑村的道德评议会启动2021年“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据介绍,近年来,北坑村推进移风易俗行动,为引导广大家庭重视家庭角色塑造,增强责任意识,表彰一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和良好社区风尚的突出典型,在全村掀起倡导真、善、美的和谐社会氛围,以“家庭和谐·幸福花开”为主题,每年开展北坑村“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系列活动,在群众中形成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推动了乡风文明。
通过开展道德评议会活动,树立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婆媳和睦、邻里团结、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弘扬互敬互爱、互让互谅的家庭美德,更好地引导广大家庭重视家庭角色塑造,树立文明家风,建设和谐家庭,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家庭美德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动家庭成员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如今,随着道德评议会制度逐渐成熟,北坑村运用得越发娴熟,评议对象不再局限于“好婆婆”“好媳妇”等内容,而是随着社会大事、重要工作以及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等因素的发展逐渐丰富。
张海华说,北坑村的道德评议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淳朴乡风、良好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