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市区红星东路梗阻路段顺利拓宽
■本报记者 梁驱远
日前,记者在市区红星东路(建设大道北至永和路段)看到,原本横亘在马路中间的祠堂已顺利搬迁拆除,昔日狭窄的车道如今终于拓宽,目前正准备实施道路硬底化。困扰了周边居民许久的出行难题,在市人大常委会的不断督办推进下终于顺利解决。
随着河源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加速向外围扩展,建设大道在市区道路交通路网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每逢上下班高峰时段,建设大道往往因车流量过多而造成拥堵,红星东路(建设大道北至永和路段)更是因为道路狭窄成为其中较为严重的拥堵点之一。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因祠堂在马路中间,造成了道路狭窄、拥堵,不仅给周边居民交通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还增加了道路安全隐患,因此拆除祠堂、拓宽道路势在必行。”市人大代表潘建斌说。在经过实地调研和广泛听取群众心声之后,潘建斌将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并在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尽快贯通市区瓶颈路段的建议》。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将该建议列为重点建议进行督办,迅速与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对接,共同商讨如何解决征拆祠堂、实施道路贯通工程的问题。
由于宗族祠堂涉及到较多村民的利益,故征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将推动打通城市交通梗阻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由城建环资工委持续跟踪督办该建议,与领衔代表、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制定工作台账,组织检查组对督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同时促使市土地储备中心、源城区东埔街道办事处等单位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稳妥有效的拆迁。潘建斌代表多次与相关工作人员下沉一线,积极主动与村民沟通、协商,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最终成功达成一致意见,搬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4日,伴随着轰隆的声响,祠堂顺利拆迁,比预计完成征拆时间提前了半个月,红星东路(建设大道北至永和路段)贯通工程至此取得关键性进展,城市交通“血脉”进一步得到了畅通。
打通瓶颈路,就打通了人民的“心路”。附近居民朱璐娜表示:“这段路由于之前没有征拆完,一到上下班时间就堵车,容易造成车辆剐蹭事件。现在征拆完毕后,路面平整得很好,周边环境也有所改善,道路通畅了,我们心里也舒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