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实施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帮扶计划
护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周慧荷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希望。近年来,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关爱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今年5月25日,广东省“两帮两促”行动——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帮扶计划启动仪式在东源县灯塔镇中心小学举行。据悉,该项目是团市委积极争取团省委和粤财控股公司的支持,由粤财控股公司捐赠200万元专项资金,市、县两级共青团共同推进项目实施,依托省12355平台,组织省、市、县三级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入河源市东源、龙川、连平3县200所乡村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扶,通过一系列活动,全方位促进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让每一名少年儿童都能茁壮成长。
课堂互动生动有趣
“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搭在旁边小伙伴的肩膀上,相互给对方揉揉肩、捶捶背……”当天,启动仪式结束后,省12355平台心理咨询师为东源县灯塔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健康问卷测评活动。通过互动小游戏、演绎绘本故事、观看动画片等让孩子放松紧张的心理情绪,增加人与人心中的信任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确立目标。45分钟的辅导课,让老师与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掌声、笑声、加油声响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将依托学校,对乡村留守儿童开展心理筛查和宣讲,让当地学生享受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并将面向老师、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通过“认识自我、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命教育、社会适应、情绪调节”六个主题内容,重点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到留守生活中的“学习滑坡、自私任性、内心自卑、行为逆反”等不好的现象。”广东省12355平台心理总督导邹永玲说,通过讲座帮助他们学会提升自我的管理能力,让孩子们认识到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养成刻苦学习、自强自立、勤劳勇敢的良好性格,让学习变得快乐,真正做到在学中乐、乐中学。
据了解,该计划将覆盖我市东源、龙川、连平3个县的200所乡村学校。通过开展一次入校宣讲、进行一次健康评测、进行个案跟踪办理、培育一支人才队伍、开展一对一结对陪伴和打造一个平台阵地等6个方面内容对乡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帮扶,切切实实将心理健康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农村青少年身边,全方位促进乡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完善心理帮扶设施配备,逐步推进帮扶阵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项目推进亮点纷呈
团省委权益与社会工作部部长黄庚涛表示,广东省“两帮两促”行动——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帮扶计划将在河源探索打造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扶工作试点,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广东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扶计划样板。试点成功后,择机将河源心理帮扶模式推向全省,惠及全省更多留守少年儿童。
此外,由团省委、粤财控股公司、河源市政府三家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就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开启深化合作模式,形成三方通力合作、各负其责的横向关爱服务体系,推动省、市、县、镇、村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走向纵深发展。并制定《广东省“两帮两促”行动——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帮扶计划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目前,团市委正积极指导县(区)团委、教育局与当地学校进行工作沟通对接,收集学校乡村留守儿童数量和授课需求等,针对当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制作宣讲及培训课件,在9月份开学后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入校宣讲计划。”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团市委将全力打造好“12355乡村青少年之家”阵地,配齐专业设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借助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专业师资力量,坚持精准施策重服务,开展持续性全覆盖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和培训;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个性化心理帮扶,通过大学生和留守儿童一对一写信的书信陪伴方式,构建志愿者与留守儿童间的长期线上交流渠道。同时,充分挖掘本地优质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建立起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我市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