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绿色发展之路 力促龙川油茶产业提质增效
■巫炳南
作为广东省生态屏障,龙川县绿色资源禀赋凸显,如何将绿色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正在大力推进的“百千万工程”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聚焦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实践表明,具有千年种植历史的龙川山茶油走出了一条美丽、富民的发展路径,实现年产值超20亿元,美丽经济优势明显。但同时也要看到,龙川油茶产业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品牌营销、要素保障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补强。
一、推进产业升级,拓展产业价值链条
一是构建产销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依托油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完善育苗基地、鲜果处理、研发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合理布局种植、烘干、冷链、压榨、研发和茶渣利用等功能板块,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促进油茶产业链纵向延伸。要加强信息技术运用,利用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平台,推进产销一体化,加快形成线上线下高效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新业态。二是推动产业横向拓展。要统筹乡土资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文旅搭台、企业唱戏,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黑山羊等特色养殖,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多种业态协调的发展格局。三是创新发展方式。要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引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创建油茶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集体”的模式,推进油茶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要探索产业帮扶机制,鼓励支持农户个体在自家林地种植油茶,引导经营主体与农民签订帮扶协议,组建新型经营主体,确定经营主体按市场行情(保价)收购农户种植的油茶鲜果,带动农民“家门口”创业就业致富,实现参与各方利益共赢。
二、强化科技赋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聚焦源头管理。要建立本土油茶种质资源库,加强种质资源科技攻关,采取扦插剪枝接穗方式,选育优良品种。要大力推行绿色有机种植,杜绝农药使用,提倡使用有机肥,确保油茶的质和量。二是推广高产增效技术。要组建油茶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团队,加快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推行良种良法、水肥一体化等精细化管理。要加大适合山地耕作、采摘和管理的机器人研发推广力度,引进脱壳、压榨、罐装等自动化生产设备,提升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茶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要推动标准化生产,明确新造林、改造林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规范,稳步提升出油率。三是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要发展油茶精深加工,加强与高校、农林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高校研学、实习基地,创建省、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油茶科研孵化器,推进茶多酚、茶皂素的应用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延伸产业链。
三、深耕品牌营销,增强产业市场效益
一是擦亮区域公共品牌。要坚持以品质兼优为导向,健全品牌联动机制,规范“龙川山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对获得专用标志使用授权的经营主体强化监管和扶持,对未获得专用标志使用授权而私自使用的予以严厉处罚,发挥专用标志的乘数效应,推动全县油茶产业标准化、优质化、生态化发展。二是强化企业品牌建设。要坚持以市场配置为基础,引导油茶产业经营主体深入市场调查,强化品质控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建设理念,综合运用大数据、社交媒体等工具,找准自身品牌定位,挖掘核心竞争力,赋能品牌经济。要加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推动现有“绿油”“上山打油”等16个品牌打造“国字号”“粤字号”名优产品,进一步提升龙川山茶油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扩大品牌知名度。要坚持以市场营销为手段,推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加强品牌宣传保护,持续办好油茶文化节、油茶博览会等文旅活动,充分运用“广东省森林文化周”“美食文化节”“善融商务平台林特产品馆广东馆”等平台载体,打响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不断提高市场覆盖率。
四、加强要素保障,汇聚产业发展合力
一是规范市场秩序。要贯彻落实国家支持油茶产业发展政策,坚决执行《龙川县油茶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关于加强油茶采摘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县级规范性文件,持续呵护好市场经营主体,引导油茶产业向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全国油茶种植示范县”“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油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示范带动效应,持续扩大种植规模,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巩固产业发展基础。二是满足产业用地需求。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绿美龙川”行动,优化油茶种植空间规划,合理利用荒山荒地,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统筹安排油茶产业建设用地,盘活农村“沉睡”土地、“闲置”房产等资源用以建设生产厂房,引导龙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推动土地高效利用。三是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要落实中央、省和市油茶发展奖补政策,加大县级财政对油茶发展的奖补力度。要健全税收优惠政策,将油茶经营主体纳入农业税收优惠范围,做到可免尽免、可减尽减、可返尽返。要优化金融助农政策,推广政策性森林保险地方特色险种油茶保险,落实保费补贴制度,开通绿色理赔通道。要持续拓宽油茶种植户和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金融服务,在评级授信、利率优惠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用好“油茶贷”的普惠性金融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满足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四是落实人才兴业战略。充分发挥村党(总)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吸引具有现代化视野、创新思维、市场意识的创业精英、致富能人投身油茶产业。要落实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引进和培养油茶种植、加工、营销等专业人才,组织科技人才走村入户指导生产,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龙川县委党校)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