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以廉洁文化正本清源 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

2025-08-07 16:14:26 来源:

■陈英杰

新时代廉洁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源可以立足本土特色,以文化人、以廉润心,让清风正气充盈槎城大地,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源篇章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深刻认识廉洁文化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密切联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其制度设计的深层逻辑在于坚守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廉洁文化所蕴含的“公而忘私、甘于奉献、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等价值理念,可以推动党员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实现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认知跃升,为作风建设注入深层次的精神动力。

廉洁文化通过文化熏陶、道德教化和行为规范等方式,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准则,将外在制度约束转化为“小节不逾矩”的行动自觉。在廉洁文化引领下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转化,超越了单纯制度约束的强制范畴,形成“制度定边界、文化塑自觉”的作风建设协同格局。

当前,“快递送礼”“电子红包”等新型腐败手段层出不穷,一些“四风”顽疾花样翻新,呈现出隐蔽化、变异化的新特点。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更加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作用。廉洁文化以其潜移默化的特性巩固提升“不想腐”,遏制“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持续涵养“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深入挖掘河源本土廉洁文化资源

河源既是历史悠久的客家古邑,又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在历史积淀与实践淬炼中形成了特质鲜明的廉洁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铸就廉洁之魂。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粤东北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这里保存着阮啸仙故居、中共九连工委旧址、连平县忠信镇司令第、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珍贵红色遗迹,铭刻着革命先烈忠诚于党、严守纪律、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崇高风范。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揭示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政治本色,是新时代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生动教材。

传统文化厚植廉洁之基。客家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廉洁底蕴,“国廉则安,家廉则宁”“树身生得正,唔怕风来摇”等客家谚语都生动诠释了客家人对于廉洁的深刻认知。同时,河源作为客家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廉洁文化遗存同样丰富厚重,连平颜氏宗祠镌刻的从政箴言、上城李焘故居“蹈仁履义,济人约己”的家训匾额、和平县的王阳明清廉足迹,这些文化地标都在以具象化载体赓续着廉荣贪耻的精神血脉。

创新实践彰显廉洁之力。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河源不断创新廉洁文化建设形式。源城区“廉洁文化主题公园”融入城市肌理,龙川“树廉洁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架起亲情助廉桥梁,和平廉政采茶戏让廉洁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运用客家山歌、木偶戏等非遗形式多元化创作廉洁文艺作品,使廉洁文化教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生气。

持之以恒建设廉洁文化

要创新表达形式。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对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重点通过廉政专题党课、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形式,着力强化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对广大党员这一“重要多数”,依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性安排,强化日常廉洁教育;对人民群众这一“绝大多数”,创新运用廉洁文艺作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廉洁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分层分类的教育引导,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廉洁文化传播体系。

要强化科技赋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打造“互联网+廉洁”新模式。重点建设智慧廉政教育平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云课堂”和线上教育基地;着力构建“智慧监督”平台系统,通过数据建模和智能分析精准识别“四风”问题新动向;建立个性化廉洁教育推送机制,实现精准监督与预防教育有机统一。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监督执纪效能,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要注重家风建设。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深入开展廉洁家风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家属座谈会、评选“廉内助”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廉洁家访活动,走访党员干部家庭,既传递了组织的严管厚爱,又强化了家庭监督,收到了“走访一户、教育一片”的效果。

廉洁文化建设贵在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久久为功。河源作为革命老区,要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廉洁根基,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上一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