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河源高质量发展

2024-09-03 09:53:09 来源:河源日报

■吴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进行总动员、总部署,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为我市持续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擘画了蓝图。

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决定》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另一方面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河源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深度调研,与各类企业交流座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上展现新作为。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因地制宜建立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让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应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与企业、产业的对接,构建“科技—产业双向发力”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在投资项目管理机制、投资工作评价机制、降低企业开办制度性成本、优化政务服务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有效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为推进河源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生态底色

《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两山”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始终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所在、特色所在,生态领域亦是如此。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河源在生态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河源检察机关创新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河源法院创新建立“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解决了生态领域的一些问题,但还远远不够。河源应深入贯彻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生态保护治理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生态领域关键环节,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改革创新工作。建立健全绿水青山保护修复机制、积极推动生态产品核算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建立健全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为建设美丽河源提供日趋完善的制度保障,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以全面深化改革呵护民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会对民生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信心决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聚焦全会在民生保障方面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始终深化改革,聚焦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化“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全面深化改革助推“百千万工程”

改革始终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聚焦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充分激发释放县镇村发展活力。一是构建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和镇村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动力机制,推进县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二是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多方协同、全面突破,建立统筹机制,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三是完善壮大县域经济体制机制,建好产业园区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级,着力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在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等产业方面做出特色。四是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增强改革创新整体效能,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五是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化土地综合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助力“百千万工程”,打好强农固本“持久战”、新型城镇化“攻坚战”、乡村建设“升级战”,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河源加快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区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深入贯彻全会精神,认真对标对表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结合河源实际,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明确河源各项改革任务并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制约河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激发发展活力,扎实推进河源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