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加快构建河源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04-08 16:31:11 来源:河源日报

■李龙英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亮思路谋举措。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可见,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们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导向。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河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还存在技术创新不足、创新产业基础薄弱、高端技术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面临“进有空间、退无后路”的发展压力。黄坤明指出,广东抓住科技创新发展机遇的紧迫感,他认为“抓住了机遇,我们就能实现换道超车、后发崛起;错失了机遇,我们的差距可能被进一步拉大,又将在不利的位势徘徊”。对河源来说,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改变落后发展形势实现弯道超车,是我们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干、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立足河源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

提高产业“含新量”

“含新量”的“新”,是指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河源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产业转型步伐加快,2023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8家,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84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34家,推动101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产业生产效率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接下来,河源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的区位优势和生态、土地等资源优势,借力大湾区外溢效应,为河源经济腾飞壮大实体经济家底。一是建强园区平台,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特色化、专业化园区,集中各县域资源做强做大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二是通过“飞地经济”“反向飞地”“以投带引”等方式吸引资金、技术、人才落户,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和人才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充分发挥主导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通过以商引商、以链招商、联合招商等方式,积极引进、培育与“1+3”集群产业相衔接的上下游企业,着力推进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带动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资源深加工的新型工业项目。

大抓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提高产业“含绿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河源作为广东生态发展区,绿色是发展的基石,更是发展的优势。河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比如,与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无人农场,成功打造成广东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样板。但也要看到河源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农业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农业研发投入不足、农业创新平台较少等问题。接下来,要加大力度推广运用物联网、大数据、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大农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挖掘利用农产品价值。在挖掘利用农产品附加值方面,河源有成功的案例,比如,紫金县创造性地用小绿叶蝉咬过的茶青,制作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茶类,打响“紫金蝉茶”品牌,品牌价值超35亿元。要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打造农业科研平台,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二是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在市级层面建立农产品营销网络平台,集中推广全市特色农产品。同时,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通过直播带货、线上团购、专人配送等线上电商线下物流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加快建设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跨县域的油茶、林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通过“互联网+”将区域内和跨县域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组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催生更多农业产业新业态,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活力。

有效推动商文旅体农产业提档升级提高产业“含数量”

近年来,全国各地文旅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从2023年初的淄博烧烤到年尾的“尔滨”旅游,多地充分利用“数字+”“网络+”方式推动文旅“出圈”,打开文旅市场“流量密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河源凭借丰富的山水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大力发展文旅产业。2023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1010.64万人次、同比增长75.9%;现旅游总收入108.99亿元、同比增长162%,文旅产业成为河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在全国各地文旅产业“竞相齐放”的形势下,河源如何推进文旅产业“突围”,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一要加强文旅资源统筹规划。要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借鉴赣州、梅州等周边城市经验,着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展示区,下大力气打造具有河源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比如可以建设东江文明起源地博物馆、赵佗文化展览馆等。用创新科技推进旅游设施提档升级,广泛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场景等新技术加深游客对客家文化、恐龙文化、赵佗文化等的沉浸式体验。二要打造商文旅体农产业平台。线下举办以河源各类文化为主题的高质量文旅消费活动,比如举办客家美食文化周、红色文化打卡活动等,吸引市内外游客。线上开发建设数字河源文化博物馆,打造可逛可购、不打烊的“云、网、端”文旅系统,推出线上线下集市,实施文创产品进景区、进商圈。三要创新文旅内容供给。加快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一批新兴业态发展,构建全省文化产业链条,扩大文化产品供给。深入挖掘“中华恐龙之乡”“客家古邑”“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等文化资源的内涵,打造河源特色文化旅游IP。精心设计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文创产品,用文创力量活化非遗资源,变非遗为时尚为潮流。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上一篇: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