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武装 助力凝心铸魂
■杨天英
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办好河源的事,关键在党。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要“强化理论宣传阐释”,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工作安排,明确了“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的丰富内涵,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理论自觉。当前,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138”具体安排,必须要强化科学理论武装,深刻理解理论武装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科学理论武装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壮大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这样写道:“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方面,科学理论通过掌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而深入人心,就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彻底地摆脱了抽象思辨的束缚。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在掌握、认同了科学理论之后,才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成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还把理论创新、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比喻为“思想的闪电”。恩格斯也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并强调,创立的科学理论并不是为了“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而是为了“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取得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的拥护。
列宁则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他强调:“如果工人掌握了马克思的学说,……那么他们就不会上资产阶级任何改良的当。”在列宁看来,没有一个掌握科学理论并领导群众的先锋队政党,实践行动总是盲目的、自发的,改变世界的实践行动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列宁还要求,无产阶级政党推进理论灌输必须要与党内外各种崇拜自发性的思潮作斗争,在他看来,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
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实践中,科学理论武装是始终贯穿于革命全过程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过程中,大办革命理论刊物,就是加强科学理论武装的重要体现。创办这些理论刊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民众,唤起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以激发广大民众的潜在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言,“工人的一个成功因素是他们的人数;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换而言之,只有在科学理论武装下,才能使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壮大,才能造就摧毁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伟大革命运动。
二、坚持科学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的重要密码
世界上各类政党无论实力有多强、资格有多老、执政时间有多长,如果不重视科学理论武装,就会导致思想僵化,故步自封,执政能力下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是在百年发展中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砥砺党性、提高本领。回顾历史可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最早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向中国人民大力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理论武装必须科学地运用和对待,众所周知,从大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而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教条式地对待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深刻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全党必须要善于学习。
毛泽东同志早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就确立了思想建党的重要原则。思想建党向全体党员提出要求,即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入党”,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毛泽东明确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对理论武装也是高度重视,他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还明确告诫全党,没有全党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党就会四分五裂、各行其是,更不用说形成战斗力了,只有通过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才能建设成为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江泽民、胡锦涛也极其重视全党理论武装工作。江泽民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重要论断,把理论武装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重要要求,为做好科学理论武装提出了根本路径。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三贴近”,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三、坚持科学理论武装是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正确思想的引领。也就是说,越是在关键时期就越要重视科学理论武装,否则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步入危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理论武装工作,明确提出加强理论武装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他还强调,“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奋力推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推动广东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就要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政治,深刻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硬道理,深刻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而要使这“三个把握”达到如此“深刻”,理论上的清醒是前提条件,即必须要在理论源头上弄明白“三个为什么”: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改革开放等。而要弄清楚这些理论问题,必须要依靠科学理论武装,加强学习。
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138”具体安排,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源实践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看到,“138”具体安排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贯彻实施好这一工作安排必须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在建设中学习建设、在改革中学习改革、在开放中学习开放、在打造“三大样板”中学做示范、在实现“八大新提升”中提升自己,努力为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