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持续推进创新性发展 着力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4-01-11 09:34:12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评论员

又踏层峰辟新天。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善于持续创新,着力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这是河源结合自身优良的生态环境作出的科学抉择,是在全省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扛起的使命担当,也是推动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题中之义。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省委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调要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河源作为广东的生态屏障,万物并秀、草木葳蕤,拥有一流的水、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森林,绿水青山是河源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近年来又积极探索水饮料及食品、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工业、碳汇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发展成果丰硕,发展优势凸现,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底气足、后劲强、前路宽。

绿色引领,富足可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绿水青山”如何转换为“金山银山”?“湖光山色”如何变成“幸福钱景”?如何推动河源从“绿”的样板向“绿富双赢”的样板跃升?如何落实省委书记黄坤明要求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河源样板、河源经验?这是我们加快走出河源绿色崛起康庄大道的必答题、快答题、优答题。

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必须持续提升生态保护水平。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我市生态环境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要集中攻坚保“碧水”,力争水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要多措并举护“蓝天”,确保空气质量排名全省前列;要分类管控守“净土”,确保土壤环境安全和地下水水质达标。要提升力度抓整改,持续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落实、落到位。

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必须持续提升“含绿量”。要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全力提升城乡绿色“颜值”,全面提升示范点建设水平,进一步厚植绿色家底,让大地“绿起来”、森林“大起来”、环境“美起来”。要大力建设绿道、碧道、古驿道、森林步道等“慢行系统”,营建森林景观绿化带、高质量水源林和交通景观经济走廊,加快提升通道绿色品质。要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林业资源管护,守护好河源的绿色家当。要加强古树名木管护,落实“一树一档”“一树一码”“一树一策”,留住更多的绿美乡愁记忆。

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必须持续提升“含金量”。要深入挖掘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综合效益,释放生态红利,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要加快推动广东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河源)建设,打造省油茶产业发展示范样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要加快和平县上陵镇等低产低效竹林改造,着力打造省内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竹产业。要深入挖掘森林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打造森林旅游精品线路和重点品牌,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绿富双赢”催征急,漫漫征途不我待。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气呵成,需要全市上下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执此青绿,奔向富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