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以优美生态促进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6-05 11:15:46 来源:

■丘苑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提出在2035年实现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

河源作为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优势持续巩固,生态屏障功能日益彰显,特别是近年来河源探索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新路,加快绿色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河源样本。

今年5月,我市在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种全球罕见新物种,被命名为“河源堇菜”,是首个以河源命名的种子植物,属我市特有物种,目前仅在紫金有一个分布点,新物种的成年植株数量不足百株。优良的生态让新物种以“河源”命名有着十足的底气与自信。4月11日,我市法院首个“森林法官工作室”在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揭牌,让“法徽红”守护“生态绿”,为我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撑起了一把保护利剑。

我们肩负着既要保护好水资源和绿色生态,又要发展产业经济的双重任务,如何探索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强保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关系,理清两者不是矛盾体,从而走出一条既可以调动群众保护生态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享受到实实在在红利的可行之路。

一、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抓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按照产业兴旺、绿色品牌、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

我市科学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实现生态资源的产业价值变现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激活农业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多元化发展空间,以乡村振兴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即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以提质增效为发展目标,对农业从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供应流通到消费方式进行绿色升级转型。比如我市大力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产业化,即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优势在市场中得到溢价。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市建设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确保“米袋子”,发展放心农业、生态优质的农产品,优化实施“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油瓶子”等系列培育工程,构建起高效、优质、安全的农业生产体系。

二、以实体经济为重点,助推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发展

在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我市牢牢秉持以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面促进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优质水资源,深化做好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文章是河源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推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加快培育百亿级水经济产业,河源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发展势头愈加迅猛。今年3月,源城区华润怡宝一期工程正式动工,计划总投资40亿元,将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生产基地。自此我国饮用水行业两大巨头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均落户河源,河源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发展步入加速度。近年来,我市将围绕水经济产业园打造成全国食品饮料发展示范区,着力推动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项目落地投产达产。

三、以绿色发展为基调,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绿色是河源最亮的底色,我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统筹低碳产业,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河源文旅产业复苏,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生态游、乡村游火爆,温泉度假景区、特色民宿备受欢迎,我市正推动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完善碳普惠制度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作出具体部署,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向。

河源作为全国首批碳普惠制度试点城市,积极探索碳交易。目前河源森林覆盖率达73.2%,全市完成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18.77万亩,具有碳汇容量大、生物多样性丰富、碳汇项目潜力大等优势。通过开发林业碳汇资源,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打通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通道,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优势。龙川县积极推进偏远落后村林业碳汇碳普惠开发项目,通过公开招标,与深圳星火绿色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达成林业碳汇碳普惠开发项目合作。龙川全县已有56个村与该公司签署开发协议,经核证的林业碳普惠减排总量为67.32万吨。此外,连平县溪山镇东水村、内莞镇横水村等省级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试点也已启动。通过探索水权交易制度,探索河源水权交易可行性方案研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节水意识,进一步拓宽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投融资渠道,推动实现上游地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转化为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源城区委党校)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