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王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总书记的深情寄语,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青年一代充分发挥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一、新时代好青年要坚定理想、肩负使命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奔走呼号。在历史至暗时刻,五四爱国青年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以绵薄之力聚集磅礴之势,掀起了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理想是指引青年成长进步的灯塔,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同时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肩负历史使命,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把实现中国梦作为毕生追求,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让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二、 新时代好青年要敢于担当、勇挑重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回望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以青年为主力军的五四运动促进了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广大青年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这些都展现了一代代青年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越是责任重大,越要敢于担当。当前,广大青年正身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更要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才能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广大青年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各自岗位上扛起时代重任,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广大青年要发扬斗争精神,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扛起新时代的青春责任,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新时代好青年要吃苦耐劳、涵养韧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望过去,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我们的事业成功都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取得的。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仅支撑红军战胜了艰苦自然环境,也从艰难形势中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我们党带领着人民不怕苦、敢吃苦、能吃苦,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快速兴建起工业体系,还研制成功了“两弹一星”等国之重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经济发展连续多年稳中有进到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些都是党和人民披肝沥胆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国青年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广大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要在磨炼中培养吃苦耐劳,涵养负责担当的韧劲,要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续写复兴中华的青春篇章。
四、新时代好青年要努力奋斗、积极奉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经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艰苦的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并不平坦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要把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断将理想抱负转化为“执”的效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积极主动投身一线,积极奉献基层,把青春的热情和优势转化成民族复兴之路的一砖一瓦,让青春在基层奋斗中不断升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无悔奋斗的足迹。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