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奋力谱写河源绿色发展新篇章
■邱寿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河源是广东北部的生态屏障、广东生态功能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全省生态发展的新标杆,是河源的资源禀赋所在,是河源的政治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成为全省生态发展的新标杆,为广东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辉煌展现河源担当、作出河源贡献。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既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我们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全省生态发展的新标杆,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刻领悟、准确把握、认真贯彻,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二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不断厚植河源的生态优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具代表性、最具示范性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阐述“两山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我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事业抓紧抓实抓好,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坚持打好环境污染攻坚战,坚持用最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河源的生态环境各项综合指标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尤其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等重要环境指标均排在全省、全国前列。同时,河源还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万绿湖,且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广东第二大水库枫树坝水库也在我市境内。河源曾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碧水蓝天已成为河源最亮丽的“招牌”和最好的“城市名片”。河源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办法,保护好河源青山绿水,厚植河源的生态优势,让河源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三、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奋力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为河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河源作为广东的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要厚植河源生态优势,也要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路子,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生态政绩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个重要观念,强调生态价值优先,未来利益为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河源是广东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筑牢生态屏障、实现绿色发展,是省委赋予河源的使命任务,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政治觉悟和担当精神,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把维护河源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大政绩,把生态环境综合指标作为考核县区和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唯GDP论,不片面追求高速度,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释放出生态环境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
其次,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仍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改变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贯彻新发展理念一定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创新发展解决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以开放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解决重大问题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引擎,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为发展的必要条件,努力实现河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三,必须培育产业新体系。“生态功能区”真正的含义并非只保护生态,不发展经济,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应是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河源作为广东生态屏障,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将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一条符合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部署要求,符合河源功能定位、资源禀赋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目前,“五大产业”已初具规模,目标是加快培育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百亿级水经济产业、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生态旅游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培育“五大产业”既符合省委对河源的期望,符合河源生态优势,也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有利条件,不断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做优“五大产业”,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河源高质量发展夯好基、垒好台。
生态优势是河源最大的优势,巩固河源生态优势,是我们这代人应当担负的政治责任。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河源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作者单位: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