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战略方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跑出河源发展“加速度”
■何翠茹
5月22—25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胜利召开。党代会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广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任务,吹响了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冲锋号,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会议提出,今后五年要实现全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作用充分彰显的目标。会议指出,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会议特别提到支持河源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对河源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高度肯定和强力支持,是河源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契机,为河源跑出发展“加速度”注入了强劲动能和强大信心。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战略重点之一,是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呼应和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类型,并且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相衔接,是专指与当前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它具有先进性、动态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等重要特征。现代化产业体系着眼的是供给侧和结构性,瞄准的是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我国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指出,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河源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的必由之路。
去年11月和今年4月,省委书记李希两度亲临河源调研指导,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定位导航,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河源发展的高度关注、深切关怀和厚望重托。调研指出的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等发展路径,是河源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要求,清晰自身在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更是助推河源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的强心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俄乌冲突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面对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战略部署取得积极成效,一季度河源GDP增幅5.5%,增长速度在全省21个地市中位列第二,展现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较强韧劲和巨大潜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是城市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河源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新产业、新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撑,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就难以持续,来之不易的成绩将存在难以为继的隐忧。锚定战略方位,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跑出河源发展新“加速度”的必然选择。要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三大方向协同发力。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要锚定建设“排头兵”的目标任务,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强化服务和创新意识,促进产业有序推进。一方面,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并落实行政审批、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制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信息、资金、人才、物流等资源整合共享,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搭建电子政务平台、招商引资平台、项目推广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二是激活内生动力,做强存量优势产业。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战略部署,立足已有产业基础,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河源要素禀赋优势,动态审视、科学判断河源产业发展态势,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符合河源发展趋势、能够发挥河源资源优势的产业政策,按照“一企一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培育细分行业的冠军,实施 “专精特新”培育工程;扶持发展好中小微企业等,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工通盘考虑,全方位助推企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是拥抱数字经济,引导产业数字升级。要深刻领会省党代会提出的“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行动,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重要导向的内涵实质,深刻理解技术革命引发数字经济浪潮,数字经济以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深刻影响着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发展与协同,是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数字化升级效益显著,特别是传统产业集群需要借助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产业形态的现代化发展。应当统筹河源培育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契机,把握发展新机遇,对相关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予以全链条、全领域、全要素支持,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以新担当新作为跑出河源发展“加速度”,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奋力推进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以实际行动为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出河源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