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河源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
■刘晓茜
进入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如何弘扬与发展红色文化,加大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力度,推动红色文化建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挖掘河源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优化思想引领功能
(一)丰富河源红色资源,建立河源红色资源库。河源红色资源极为丰富,数量多,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重视这一文化的原生态,更加需要整合这些优势资源,对其中的精神内涵进行总结,确保河源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能够彰显思想引领的能力。
高度重视方式和方法的运用,对河源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我们通过拜访革命先烈的后人以及民间收藏爱好者等诸多群体来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进一步加大革命文物等诸多资料的收集力度,确保河源红色资源能够变得更加丰富。
对河源地区的红色资源库进行建设。河源地区的红色资源主要由河源遗址、河源红色文化以及河源红色标语等诸多内容共同组成。在革命战争时期所遗存下来的遗址以及新时代构建的革命纪念馆是河源地区的重要遗址和遗迹,革命先辈们在革命斗争时期创作的红色文化以及口号等诸多内容,作为河源地区重要的红色文化而存在,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以及斗争精神。
(二)重视河源红色精神研讨会的成立。河源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东江三杰”和“东江纵队”。中国共产党领导河源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河源红色文化熠熠生辉,因此需要对其展开深入探究,通过成立红色精神研讨会来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探究对这一精神的形成原因以及发展历程进行总结。
(三)重视河源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河源高度重视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如:河源市革命烈士陵园、河源市革命历史革命烈士纪念馆、东源县阮啸仙故居及纪念馆、紫金县苏区革命史展览馆、紫金县刘尔崧烈士故居及纪念馆、河源市江东新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馆等等。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红色教育基地能够结合参观人的年龄、层次等诸多特征进行灵活的安排。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群体来此参观学习,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二、将河源红色文化充分融入学校教育,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 鼓励红色文化进校园。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在校园内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加丰富的河源红色文化知识。
设立河源红色文化学习室。高度重视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结合河源红色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专门学习,对河源地区的各类红色史料进行陈列。还可以通过构建数据库将史料进行数据化的处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
开展河源红色革命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可以在学校内部结合河源红色革命这一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运用诗歌朗诵以及红色文化研究论坛等诸多形式,让学生主动对红色文化进行了解。
开设河源红色文化相关课程。河源红色文化具备丰富的资源,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也必须重视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通过开设“东江三杰”“东江纵队”等红色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要想对河源红色文化进行更好的继承与发扬,那么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首先,需要将研究河源党史的诸多优秀人才融入河源红色文化研究单位当中,为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奠定基础。其次,必须重视红色资源研究机构的构建,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来为人才队伍的构建添砖加瓦。第三,与河源本地高校合作,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活动,让这些人才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向着更加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采用大众化传播,让红色文化传承接地气、聚人气
河源的红色文化虽然丰富,但并未传播开来。要运用好新媒体等载体,注重红色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让红色文化传承接地气、聚人气。
(一)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宣讲力度。建设“市县镇村”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挖掘红色故事 、做足红色文章,融合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在红色故事的宣传广度、深度上下功夫,增强红色故事的舆论引领力、社会感染力。让人民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让党的创新理论传遍岭南大地。
(二)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红色文艺精品。以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创作红色影视作品、编排红色舞台剧、传唱红色歌曲,着力把河源的红色文化搬上银幕、搬上舞台,传播河源红色好声音、唱响河源红色好品牌。
四、高度重视河源红色景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一)对河源红色资源进行有效规划,确保游客吸引力的稳步提升。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红色资源,要结合每块区域的具体特征,让其中的红色景区更具特色,如阮啸仙故居及纪念馆、紫金县苏区革命遗址群、龙川县福建会馆等等。在近些年发展过程中,随着这些景区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河源革命老区的形象大幅度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游览,也使得该地区的红色文化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对于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红色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承载能力与日俱增。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要想对河源地区的红色景区体系进行完善,那么就必须重视基础配套措施的有序开展,在提升景区知名度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给予游客更好的体验。
在游客参观红色景区的必经之路上,放置相应的宣传标语以及解说词,让游客对河源红色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也可以在景区门口发放宣传资料,让游客能够对景区的具体格局有更好的把握。与此同时,也需要实现游客服务中心、无线网络等诸多设施的全面覆盖,确保游客在对红色景区进行参观过程中享受到更加完善的硬件设施。
五、加强交流学习,远赴延安求取“红色经典”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红军进入延安后,在种种不利的条件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带领全党、全军、全民披荆斩棘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全民总动员的大生产到共产党内的整风,从党的建设到人民军队的壮大,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立稳脚跟,而后发展壮大,最后解放全中国。延安精神无疑是中国精神的精髓。它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神,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河源,要选派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走出去,开展“重走长征路,延安精神存”的红色学习考察主题活动,去感受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历程,把延安精神融入到河源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来,让延安精神在河源大地上发扬光大。
(作者系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