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急难愁盼”中践行初心使命
□本报评论员
昨日,我市举行首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由市委书记“挂帅”,倾听群众呼声、推动解决“看病难”问题。这是市委、市政府建立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的首场座谈会,既开风气之先、又立民生之本,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建党10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市委、市政府开创性建立“面对面”机制,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通过市委书记、市长率先垂范,带动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每月破一题”的方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这既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纵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创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米价菜价到药价房价,从教育公平到社会保障……百姓生计的方方面面,都刻录着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则是堵在群众心头上的一块块“大石头”,是他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拦路虎”。“令在必行,毋有所遏。”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主动响应市委号召,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落实好“面对面”机制,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掩盖,迎难而上、勇于担当,面对面、实打实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必须俯下身子、问需于民。广大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放下身段,走到群众中去,和群众“零距离”交心交流、“面对面”谈心谈话,准确了解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必须言而有信、有始有终。为群众办实事,不能“放空炮”,更不能“一阵风”。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跟踪问效,拿出实招硬招、清除“顽瘴痼疾”,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问题清单”变成群众满意笑脸。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随着昨天座谈会的举行,“面对面”机制也正式破题。立足当前,相关部门要主动认领问题清单,建立台账、分类解决。着眼长远,各级各部门要把“面对面”机制常态化,以点带面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和厚度。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落实好“面对面”机制作为重要抓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加快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征程中开出更多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