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紫城镇人大架起助学桥

让乡村孩子“上好学”

2025-05-28 11:59:37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通讯员 陈墨染 马晓波 刘佳伟 “学校有专门的食堂,再也不用带饭上学了。”“中午躺着睡,下午上课更有精神。”“桌椅全新,高低合适。”去年以来,紫城镇横径小学在紫城镇人大的助力下,逐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升级午餐午休服务,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自片区化办学策略实施以来,紫城镇横径小学转来了近百名附近上庄、新庄、黄花等村教学点的学生。去年9月,紫城镇人大聚焦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片区化办学工作,组织20名人大代表深入横径小学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到该校存在教学设施陈旧、缺少午休床和学生用餐不便等问题,对学生学习造成一定影响。

民之所盼,人大所向。紫城镇人大迅速启动“代表+部门+社会”协同机制,多向发力破解难题:一方面,组织县人大代表在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关于优化片区化办学工作的建议》,县政府采纳后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措施、分步推进。另一方面,主动对接省直组团纵向帮扶驻紫金县工作队,以“需求清单”为纽带,促成中国邮政捐赠220套课桌椅、20套午休床及8组阅读书架、3箱书籍。积极与东莞紫金商会沟通协调,促成商会捐赠60套午休床,为孩子们营造舒适的午休环境。此外,协同县教育部门、镇政府启用学生食堂,切实解决学生的就餐难题。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从专题调研的“精准把脉”,到资源对接的“穿针引线”,再到成效落地的“全程护航”,紫城镇人大架起的助学桥,得到了家校、师生的连连点赞。接下来,紫城镇人大将继续聚焦民生重点领域,收集民意诉求,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做好惠民实事,切实把“群众呼声”变为“幸福掌声”。

    上一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