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2025年推动全面突破取得成效

紫金高质量发展再开新局

2025-01-27 09:35:00 来源:河源日报

hyrbs0127003_001_01_s[1].jpg

■制图:吴丹

 hyrbs0127003_001_02_s[1].jpg

■紫金县大力推进城南新区建设,县城品质持续提升。

 hyrbs0127003_001_03_s[1].jpg

■今年,紫金将深入推进紫金蝉茶品牌建设工程,推动“紫金蝉茶”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力争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9万亩、产量不少于4200吨。

核心

提示

紫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深入研读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平实、凝练。报告中提及的“稳中求进”,既是2025年工作总基调,也是紫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奋进姿态。如何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动能,推动紫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报告中提出的7个抓手指出了工作方向。

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按照县委“137”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融湾”“融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紫金实践。

抓手1

“百千万工程”

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今年,紫金县将坚持县、镇、村齐发力,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大力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提升县城质量品位。扎实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设,启动建设城南新区首期安置区、国际商贸城。完成沿江路等6条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提升改造城南等10个社区背街小巷,升级改造3个老旧小区,新增一批便民服务设施。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转运站、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

提升美丽圩镇品质。推动蓝塘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巩固提升龙窝、苏区、九和典型镇建设成果,加快推进第三批典型镇培育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圩镇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农贸市场。加快推进紫城、义容、凤安3条产业风貌示范带建设。

提升和美乡村内涵。加快完善23个典型村发展规划,完成30个典型村450个基础设施项目、30个产业项目建设。打造美丽农村路10公里,力争创建美丽宜居村27个、特色精品村23个,完成279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浸润和美乡村。

提升绿美生态底色。完成林分优化5.9万亩、新造林抚育5.2万亩、森林抚育4.3万亩,培育良种苗木320万株,力争创建森林城镇1个、森林乡村2个、绿美公路86条,新建碧道3公里,完成绿化面积不少于4500亩。力促七木寨郊野公园和鹰峰山林长绿美园年内投入使用,完成“商会林”公园和嶂拔森林公园建设。推进秋香江蓝塘段、瓦溪段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提升“两山”转化效益。新造油茶9250亩、低改和抚育2400亩,新建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1个,带动林农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和超低排放设备改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进公共机构屋顶光伏有偿使用项目,推进碳普惠试点工作,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抓手2

县域经济

抓产业抓项目增强发展动能

近年来,紫金县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紧紧围绕“工业兴县、农业强县、旅游旺县”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今年,紫金将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加快构建富有紫金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振工业经济。大力推进河源紫金产业园区建设,力促龙紫共建园、禾远明德科创城年内建成运营。力争全年引进优质工业项目20个以上,吸引钢铁铸造、电子器件、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勤进达、耀泰过滤器等项目增资扩产,推动德润钢铁、大阳电工等项目稳产达产。加快推进骏牧风机等15个项目动工建设,力促宝盛电子等12个项目投产达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以上。

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紫金蝉茶品牌建设工程,加快建设蝉茶研究院、精深加工厂,推动“紫金蝉茶”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力争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9万亩、产量不少于4200吨。加快畜牧业养殖项目建设,力争生猪、家禽出栏量分别达45万头、1750万羽,水产品超6500吨。推动南药、春甜桔等“土特产”种植,总产量不少于2000吨、1万吨。推动预制菜产业园上半年建成投用,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个。

持续繁荣文旅产业。打造紫金特色系列研学线路,举办“温泉体验季”“户外+农文旅”等促销活动;支持苏区革命旧遗址群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客茶谷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力引进玩呗等文旅品牌,推动上义星空乡村旅游等一批农文旅项目落地实施,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点、网红打卡点。

抓手3

促消费稳投资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今年,紫金县将积极对接“两重”“两新”等一揽子政策,着力挖掘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激发消费活力。用好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措施,提振大宗消费。持续拓展新型消费,打造规模化夜市,加快推进森大森购物广场建设,推动电商物流园年内建成运营。鼓励引导房企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带动购房需求释放,力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扩大有效投资。用好项目策划、财审等专业智库力量,精准谋划项目,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谋划好“十五五”重要目标、重大项目,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实现项目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

抓好项目建设。推动51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力促储能电站等28个项目动工建设,加快推进聚飞鑫等23个续建项目,推动赛雨易昊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年度投资35亿元。

抓手4

“融湾”“融深”

培塑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紫金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第一圈层,河惠莞高速和汕湛高速成为“融湾”“融深”黄金通道,区位优势明显。今年,紫金县将持续健全机制,不断培塑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推动紫金更好“融湾”“融深”。

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推动韶河汕铁路、河惠汕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促河紫高速动工建设,启动、建设一批国道、省道及“四好农村路2.0版”升级改造项目。

推进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加快一批输变电站项目建设、投产,改造升级农村电网。

强化服务机制“软联通”。优化完善企业开办服务,着力推动办事标准、流程、时效与省内先进地区接轨。推动政务事项线上线下办理深度融合,推行工程审批事项全流程网办,“零跑动”事项覆盖率达83%以上,跨域通办事项达4500项以上。

强化帮扶协作“心联通”。启动建设龙紫智创谷厂房建设项目,有序承接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支持配合纵向帮扶组团开展工作,推动中铁广投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一对一”帮扶和“组团式”紧密型帮扶,逐步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抓手5

改革创新

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改革创新是解锁潜力、激发活力的引擎。今年,紫金县将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协调各方面改革,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权强县改革和镇街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税收征管改革,规范和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做大做强国资国企。优化国企布局,稳步推动各层级县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探索创设产业投资基金,健全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实现从“依赖政府”向“依靠市场”转变。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提升,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政研企合作,力争新增省级博士工作站1家。

抓手6

公共服务

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过去一年,紫金民生答卷温暖人心,高质量发展成色鲜明。今年,紫金县坚持把“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头等大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生活更具质感。

织密筑牢民生底线。力争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启动县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长者饭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年内推动县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实体化运作。加快推进紫城、蓝塘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与修缮管理,完成县革命烈士事迹展陈馆建设。

优化教育教学供给。完成6所学校运动场和3所学校教室照明设备改造,新建9所寄宿制学校“一人一床”学生宿舍楼,力促16所公办幼儿园整体提质升级。用好培正、培智、启智学校,推动特殊教育、专门教育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加强“校园餐”安全管理,营造安全稳定校园环境。

提高医疗服务品质。加快推进县第三人民医院、紫城卫生院新院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县精神卫生中心交付使用,完成义容卫生院新院、瓦溪卫生院九树分院和南岭卫生院综合门诊楼建设,加快建设蓝塘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推动与更多珠三角高水平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开展技术合作。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传承创新好花朝戏,常态化送戏下基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系列体育赛事,力促白溪科普教育基地创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保障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提高特殊人群补贴保障水平,提高基础教育和特殊教育保障水平,关爱孕产妇、新生儿健康和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强化食品安全,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更加普惠专业,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稳中提质,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抓手7

平安建设

守住底线筑牢防线

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今年,紫金县将坚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要求落到实处,守住底线,筑牢防线,保持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防范化解风险。加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加强非法集资、涉众金融等风险排查,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持续做好保交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筑牢平安底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推动县粮食和救灾救援物资储备仓库、加密区域自动气象站建成使用。

加强社会治理。加强“四无”和“五失”人员服务管理。全面排查化解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加快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机制,做大做优“禾坪说事”基层治理品牌,持续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组稿:本报记者 彭冲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冯晓铭

    上一篇:经济向好 产业向新 民生向暖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