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经济向好 产业向新 民生向暖

紫金跑出争先进位加速度

2025-01-27 09:25:00 来源:河源日报

hyrbs0127002_001_01_s[1].jpg

■紫金产业园区。紫金县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行动,工业实力持续增强。

 hyrbs0127002_001_02_s[1].jpg

■制图:吴丹

核心

提示

昨日闭幕的紫金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紫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吹响奋进号角。

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绿美紫金、“融湾”“融深”、民生福祉、平安紫金……回眸2024年,紫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这6个关键词引人注目。据悉,过去一年来,紫金县奋力拼搏,争当绿色崛起先行地,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稳民生、保安全、促发展,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关键词1

产业发展

全市首家百亿级工业企业有望在紫金诞生

2024年,是紫金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一年来,紫金县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行动,始终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千方百计稳增长、兴产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工业实力持续增强。河源紫金产业园区获评广东省园区高质量发展“优秀”等次,预制菜产业园等“园中园”首期项目基本完成,天高萤石加工、怡景矿泉水项目有序推进。新签约项目2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0个,21个项目开工建设、12个项目建成投产。德润钢铁二期顺利投产,该企业有望在2025年成为全市首家百亿级工业企业。推动立国制药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规上企业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反向飞地经济基地“河源紫金(龙华)科技创新孵化中心”交付投用,入驻企业8家。

农业产业稳产增效。建成高标准农田2.6万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2555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4万亩、产量17.5万吨,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深入实施紫金蝉茶品牌建设工程,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产值分别达8.5万亩、18亿元,再添“中国蝉茶大赛”茶王、特别金奖等荣誉32项(个)。生猪、家禽出栏量分别达43.65万头、1727万羽,新认定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国家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1个。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分别达13.6万亩、15.5万亩,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个,培育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家,获得“圳品”认证农产品4种。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苏区革命旧遗址群跻身国家级“老区精神教育基地”行列,苏区镇炮子村、九和镇幸福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新引进文旅项目5个,新动工项目16个,3个项目建成运营,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约8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8.16亿元。升级改造商业综合体2个,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4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紫金县2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67亿元,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谋划储备项目45个,成功争取债券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增发国债资金14亿元。

关键词2

城乡融合

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县级试点地区

2024年,是紫金县镇村面貌实现大变样的一年。一年来,紫金县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县级试点地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县城品质持续提升。大力推进城南新区建设,建成文新南路等道路1.3公里,优化提升安良大道中等6条市政道路,拓宽永安大道等3条“瓶颈路”,完成道路升级改造4.34公里,新建及改造市政雨污管网2.63公里,5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安良大道南交通绿岛入选广东省城市建设领域可复制推广首批典型案例,县城功能品质稳步增强。

美丽圩镇焕然一新。成功打造义容镇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水墩、敬梓、苏区、黄塘4镇入选广东省卫生乡镇。建成美丽乡镇入口通道14个、美丽示范主街10条、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13片、美丽圩镇客厅11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13个、美丽河道13条、绿美生态小公园12个。

和美乡村增颜提质。创建“三美家庭”3379户,新增美丽宜居村32个、特色精品村18个,9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敬梓镇洋高村等3个村入选广东省卫生村。完成农村村内道路硬底化81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8.5公里,打造美丽农村路43公里。完成20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污水治理率、行政村整村厕所改造提升完成率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3

绿美紫金

林长制和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工作考核获市“优秀”

2024年,是紫金逐“绿”前行,厚实生态底色的一年。一年来,紫金县紧扣“六大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全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推动绿美紫金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

绿美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林分优化5.5万亩、新造林抚育6.24万亩、森林抚育4.75万亩,县镇村完成绿化面积6585亩、种植树苗49.7万株,创建绿美公路77条,营造绿色通道林2.38万亩,新建森林城镇1个、森林乡村2个、古树公园1个、碧道3.57公里。七木寨郊野公园、鹰峰山林长绿美园2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卓有成效,成功实现珍稀濒危植物大苞山茶、紫纹兜兰人工培植。

绿色屏障日益牢固。完成企业清洁生产改造2家,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完成5个入河排污口整治,秋香江流域蓝塘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医疗废物处置率及危险废物处置率均达100%,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0.74公顷、无主尾矿库整治2座,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

“两山”转化成效初显。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130兆瓦、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站32个。完成油茶新造1.2万亩、低产改造900亩,培育林业龙头企业14家,新增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个。积极探索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接入深圳市碳排放交易市场,成功签约首个碳普惠交易项目。

关键词4

“融湾”“融深”

向湾而行增强发展动能

2024年,是紫金“融湾”“融深”加速推进的一年。一年来,紫金县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一体推进设施互联、改革赋能、要素互通,推动“融湾”“融深”迈出新步伐。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河紫高速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完成省道120线好义至林田段改建工程、南环路12.36公里,完成国省道养护工程26.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65公里。全市首创城中、城西2个国道A类服务区,协助更新升级高速公路服务区4个。积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入选广东省首批7个“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之一。500千伏碧山输变电站及配套送电线路工程竣工投产,110千伏南岭输变电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260个农村电网改造项目。

重点改革深入实施。蓝塘镇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获省级批复,盘活存量用地2816亩,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工作成效排名全市第一。成立县“两山”开发公司、名优土特产公司,建立紫金土特产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营商环境显著优化。实现与深圳龙华、惠州等22个地区的400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推动21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视频办”“零跑动”,45个“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事项、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落地实施,503项事项实现全领域全流程帮办代办。全市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帮扶协作走深走实。龙华对口帮扶紫金工作在全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考核中取得“优秀”等次。省教育厅配套资金支持实施乡镇中心小学教学改革和7所中心小学运动场地改造提升,华南农业大学、惠州城市职业学院首批21个共建项目全部完成建设。广新集团合作项目食出宝金紫金生产基地顺利投产,广新公园建成开放。

关键词5

民生福祉

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

2024年,是紫金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的一年。一年来,紫金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推动各项民生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深入落实“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解决民生问题48宗。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残补贴等标准全面提高。完成3家镇级敬老院改造提升,新投用“长者饭堂”3家,完成社会救助管理工作站改建项目,社区康园中心实现16个乡镇全覆盖。镇、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县革命烈士事迹展陈馆动工建设。

教育事业提质发展。6所寄宿制学校“一人一床”学生宿舍改造提升项目建成投用,完成12所学校运动场升级改造。培正、培智学校建成投用,新增特殊教育学位162个,填补了紫金专门教育领域的空白。优化整合108所小规模学校,片区化办学试点经验做法获省教育厅充分肯定,石城小学、蓝塘中心小学分别被教育部评为第六批100所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示范校。

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县第三人民医院、县精神卫生中心、紫城卫生院新院等项目加快建设。与13家高水平医院组建专科联盟,完成3家二级公立医院接入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县人民医院通过省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癌症防治中心认证,县中医院建成“两专科一中心”,苏区卫生院达国家服务能力标准,柏埔卫生院新院建成投用。

文体生活多姿多彩。完成最后一批5个乡镇科技馆建设,实现乡镇科技馆全覆盖。花朝戏《牵挂》获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优秀剧目奖,《迟开的玫瑰·大爱》获首届粤港澳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银花奖。紫金籍运动员喜摘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青少年锦标赛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2枚。深入开展河美共赢篮球联赛系列活动,紫城队、蓝塘队包揽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冠亚军。

关键词6

平安紫金

群众安全感触手可及

2024年,是紫金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的一年。一年来,紫金县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兜住兜牢安全发展底线,推动平安紫金建设迈出新步伐。

平安建设有力有效。高质量完成146个重点场所“三上一接入”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实现刑事案件打击“一下降两上升”目标成效,打击总体成效连续4年排在全市前列。积极推行“一楼一策一专班”,有效化解2个风险楼盘并实现保交房。

社会治理有力有效。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永安实践”深入推进,“禾坪说事”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推广,“一社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警”覆盖率达100%,各级调解组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苏区、凤安获评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敬梓镇中联村、苏区镇永坑村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安全防范有力有效。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有力应对10轮强降水和2个台风环流影响,未出现因灾亡人事故。镇级综合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完成整合,义容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管理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组稿:本报记者 彭冲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上一篇:紫金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