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紫金县“三农”实现跨越式发展

开拓创新谋振兴 乡村嬗变绘新景

2022-10-12 17:08:33 来源:河源日报

8ba62302b33fb8479c14638a46df176b_1012041_001_01_s.jpg

■紫金加快美丽圩镇建设,让乡镇越来越美,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abcdf670090d690e2d46bd67210cadb0_1012041_001_02_s.jpg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

2836a5c768c74d10e1cfb7137336ac84_1012041_001_03_s.jpg

■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20af362df0a6496a59b943b0f3de0705_1012041_001_04_s.jpg

■龙窝镇大榕树耕读文化园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体验园

12f9f5d342e27a4f3063fd28f24f11a6_1012041_001_05_s.jpg

■干净整洁美丽的紫金县凤安镇仁里村

核心提示

生态茶园绿意盎然、村庄环境洁净优美、乡村旅游人气十足,过上小康生活的村民喜上眉梢……如今,行走在紫金乡村田野,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制定出了时间表,规划出了路线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紫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加快产业发展的成果,鲜明地标注在时间轴上,清晰地记录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喜人画面。

回顾发展历程,紫金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依托地理气候条件和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强产业、夯基础、优环境,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紫金县农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2092元增加到2021年的18941元,2021年乡村振兴考核在粤北5市40个县(区)中排名第二。

农民富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自从家里种茶后,每年茶叶收入就有6万元左右,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据龙窝镇彭坊村茶农叶耿锡介绍,党委和政府重视茶产业发展,紫金茶叶影响力不断提升,茶叶价格不断提高,村里种茶的农户越来越多,许多村民因种茶走上了致富之路。

在彭坊村,像叶耿锡一样通过种茶致富的茶农有500多户。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下,大多数茶农都建有品茶室,有的村民还自己当电商,多渠道销售茶叶。

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在紫金县,像叶耿锡家庭一样,通过产业帮扶过上好日子的案例不胜枚举。

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初心、担使命,在省直单位、深圳市直单位和龙华区的大力帮扶下,全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40户20743人全部达到省定脱贫标准,54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全部完成退出和出列程序;全县贫困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15129元,相对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22413元。54个相对贫困村村集体平均收入由2015年不足2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40万元以上,增长超20倍。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在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紫金县持续做好巩固衔接工作,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安排390万元用于保持现有兜底政策、住房安全保障、脱贫人口在校生补助、脱贫不稳定人口医疗及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同时,建立完善责任包干制度和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57户293名易返贫易致贫对象进行实时跟踪监测,精准落实帮扶对策,及时给予帮扶救助,定期对1768个扶贫项目资产开展专项风险评估预警,巩固贫困户收入水平,防止返贫“围栏”扎紧扎密。

此外,紫金县还创新举措,制定出台了《紫金县困难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方案》,强化教育帮扶,发挥金融帮扶优势,对困难家庭在校大学生开展在校期间生活费贴息贷款业务,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大规模返贫的底线。

一幅幅脱贫奔康的壮美画卷令人振奋,乡村振兴如火如荼。近年来,紫金县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高位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出台了《紫金县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关于加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管理的通知》《紫金县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监管使用实施细则》等多个文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村美 精雕细琢,绘就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村里近些年变得像城市里的公园一样,干净整洁,交通方便,住着也非常舒服。”紫金县义容镇新民村村民黄阿姨说。记者了解到,该村去年新建的森林公园已成为村民夏日纳凉休闲的一处“避暑胜地”,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文化资源浑然一体,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乡村变美,圩镇变靓。从新民村沿着沥青马路驱车到义容圩镇,处处可见建筑工人挥汗如雨的身影。据义容镇副镇长陈聪介绍,义容美丽圩镇建设项目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一期项目建设为义容中心小学至义容新陂桥,全长约2.4公里,项目总投资2998万元。“圩镇的改造以夯实圩镇基础设施、改善圩镇交通环境、提升圩镇整体风貌为谋划重点,有针对性地改善交通拥堵、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陈聪说。

义容镇圩镇建设是紫金县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在紫金县“温泉康养·农旅画廊”示范带看到,色彩亮丽的彩绘桥生动有趣,彩虹自行车骑行道干净整洁,橙红色的住房温馨惬意,勾勒出了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示范带建设给村里的发展带来很多益处。”九和镇幸福村的李友鹏说,自从村里铺了沥青路,道路变宽变直了,来往的车辆再没有掀起很大尘土了,酒店、农家乐、农特产品店等也多了起来。

近年来,紫金县按照市委提出的目标要求,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梯次推进美丽乡村风貌带、美丽乡村精品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突出温泉旅游、城镇提质、农林畜牧区域优势,初步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片区,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和彰显紫金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的美丽乡村、美丽圩镇。

孜孜以求,方能成事。据统计,2021年底,紫金县245个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新建村级污水处理站11个,新增污水处理管网14.53公里,治理河长10.81公里,完成农村集中供水攻坚任务,10.17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完成13处大型、63处中小型地质灾害点综合治理,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排查整治经验在全省推广;新建垃圾中转站16个,农村卫生保洁、无害化卫生户厕实现全覆盖,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分别达到100%和55%,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考核在粤北片区排名前列;美丽乡村、美丽圩镇建设行动稳步推进,九和金光大道、龙窝“彭牌嶂”等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全面发力、多点开花,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32个,紫金县“网格+积分”治理探索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今年以来,紫金县安排超过2亿元乡村振兴资金,用于村内道路攻坚、县级示范带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

精雕细琢,以点带面,串珠成链,紫金县正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从点上出众到面上出彩,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农业强 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早在2019年,蓝塘镇双兴村就在深圳龙华区福城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共发展6个扶贫产业项目,全年实现产业收益57万元,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016年以来,紫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围绕茶叶、南药、肉鸽、蜜柚、光伏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并通过政企合作、借力借智、示范带动等方式,共投入产业资金4亿多元,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发展短期产业项目13114个,中长期集体扶贫产业372个,确定了以茶叶种植为全县扶贫主导产业,打造了紫城镇客茶谷茶叶种植基地、九和镇金光村南药种植基地、蓝塘镇双兴村肉鸽养殖基地、义容镇和平村光伏发电项目等4个县级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并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产业兴,农业强。在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紫金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农业+旅游”“农业+科技”“农业+文化”等多元化发展,助力农业更强、乡村更美、村民更富。

“这里的稻田里除了刚刚放进去的罗氏虾外,还有罗非鱼、鲤鱼和草鱼。”紫金县龙窝镇彭坊村稻鱼共生基地负责人张宇龙说,今年基地不仅种植了亩产近1200斤的优质丝苗米,而且还发展稻鱼共生、稻虾共生项目,并计划二期开始建设研学基地,形成产学研“一条龙”发展格局。未来,游客在这里既可以欣赏美丽乡村,还可以品尝稻花鱼、稻花虾美食,领着小孩学习探索农业知识。

乡村变美的同时,提升了紫金知名度,带旺了乡村旅游。去年以来,紫金县被认定为第五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红色紫金·蝉茶飘香”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蝉茶之乡·甜蜜之旅”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路线,龙窝镇彭坊村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每逢节假日,紫金客茶谷、鹰峰山民宿、龙窝稻鱼共生基地和大榕树耕读文化园等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紫金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速。近年来,紫金茶叶产业园跻身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紫金春甜桔”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紫金拥有国家级专业村1个、省级专业村31个、省级专业镇4个,5年累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8家,新增粤字号农产品36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个,3家公司入选首批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名单。

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紫金县正全面释放发展动能,铺展开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秩序、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

■组稿:本报记者 王亚娇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