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局稳定产业集聚加速 紫金实现又稳又好加快发展
中共紫金县委员会 紫金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紫金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两大工业平台建设,聚焦安全稳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加快“三地”建设,开创又稳又好、加快发展新局面。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
坚持“围绕安全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安全”的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快速、高效、科学应对“0131”疫情,及时复盘总结“0131”疫情应对过程,建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机制内设的19个工作组常态化处于激活状态,熟练掌握处置工作流程,实现平战快速转换,成功处置了多起密接者防控工作。
防汛救灾应对有力。今年4月底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县272个村(居)“十个有”建设全覆盖,并通过复盘总结2013年“8·16”特大洪涝灾害,建立防汛救灾应急处置机制,成功应对今年5月强降雨、6月“龙舟水”,实现人员零伤亡、损失最小化。
安全生产形势向好。制定紫金县安全生产72条硬措施,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和非煤矿山、消防安全、建筑工地、防汛安全、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及农村削坡建房隐患点、城市内涝等九大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方位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风险隐患防范到位。建立社会风险定期研判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全县信访问题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全面掌握重点信访人的底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2021年,紫金县提出要打造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蓝塘新材料、蓝塘新“智”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并以抓工业的决心和信心,抓好茶产业、农业产业、文旅产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据统计,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增速排名全市第二;2022年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15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市前列。
工业产业势头强劲。目前,紫城工业园区和蓝塘产业新城两大工业平台累计引入聚飞鑫科技、大阳电工、金盛兰优特钢等79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达548.82亿元,投产项目31个、在建项目18个,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新电子、新制造、新医药”为主导的产业聚集态势。
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的思路,深入实施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紫金蝉茶”品牌建设“五个一”工程,每年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万亩,打响“紫金蝉茶·茶中燕窝”金字招牌,有效带动春甜桔、三黄鸡、蓝塘土猪、预制菜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文旅产业欣欣向荣。加快推进苏区红色小镇规划提升工程、永安古城和黄花古驿道保护利用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花朝戏的保护传承发展,大力发展民宿产业,规划建设东南五镇(瓦溪、九和、龙窝、苏区、南岭镇)旅游公路,推动生态资源、红色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双区”休闲旅游目的地。
乡村振兴走在粤北县区前列
乡村振兴发展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核心灵魂,是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纽带。近年来,紫金坚持把优秀干部选派到乡村振兴工作一线,选优派强镇村班子、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有力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2021年,紫金县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成绩位列广东省粤北5市40个县区第二名。
粮食安全有效保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田垦造工作,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全县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实现“两个只增不减”。
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扫尾工作,2022年以来共完成农村破旧泥砖房清拆(修缮)2323处约29.7万平方米。创新出台《关于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方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全县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分别达100%和55%。
美丽圩镇建设深入推进。坚持美丽乡村、美丽圩镇建设双向发力,升级打造西部片区亮点镇,高标准、高规格推进义容美丽圩镇建设以及省道340线沿线整治,圩镇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纷纷点赞,实现了“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的预期效果。
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成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专班,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完善“一村一策”措施,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目前已经全部出列。
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近年来,紫金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老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教育振兴行动成效初显。在2021年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和城南新区幼儿园建成办学、2022年佑文中学建成办学的基础上,新规划建设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快解决寄宿学生“两人一床”等问题;深圳龙华委托办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中高考成绩实现新进步,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信心更足。
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规划建设紫城卫生院、县精神卫生中心和县第三人民医院,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推进县级医院与珠三角地区医院组建医联体和专科联盟,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荣获2021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品质县城三年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制定紫金县中心城区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聚焦解决群众迫切需要、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分步实施县城市政设施、道路基础设施改扩建、市容环境提升、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秋香江水质提升等项目,通过三年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紫金。
抓好七项重点工作
助推紫金高质量发展
今后,紫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扎扎实实办好紫金的事,持续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以新担当新作为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作出紫金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狠抓党的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用好县领导挂镇联村抓落实机制,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坚决落实“两个责任”,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狠抓安全稳定。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紫金县提出的“坚持‘稳’字当头,实现又稳又好、加快发展”总体要求,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防汛等各项安全稳定工作,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紫金。
三是狠抓产业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兴县”行动,谋划开好产业发展大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强工业经济、做优现代高效农业、做旺全域旅游,推动县域经济争先进位。
四是狠抓“融湾”“融深”。按照市委“四个联通”要求,深入推进六大“融湾”“融深”工程,全力推动河紫、河惠汕高速公路加快规划建设,全面提升与“双区”和市区联通水平;扎实推动“放管服”改革,激发基层发展活力,营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优质营商环境。
五是狠抓乡村振兴。按照市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行动的部署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扎实推进美丽乡村与美丽圩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六是狠抓绿色发展。紧紧围绕我市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换途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不断厚植紫金生态优势,打造更具持续力的绿色发展新标杆。
七是狠抓民生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大力实施民生保障行动部署要求,常态化落实好“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畅通民意沟通渠道,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深入实施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