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紫金县敬梓镇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温泉康养小镇”

2021-08-20 09:59:55 来源:河源日报

■冯坑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种植蜜红柚,带动村民增收。

■紫金县敬梓镇冯坑村新貌

核心提示

近年来,敬梓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在紫金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勠力同心、苦干实干,把乡村振兴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镇之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敬梓镇简介】

敬梓镇位于紫金县东部,距紫金县城33公里,与中坝镇、水墩镇相邻,湛汕高速公路经过敬梓镇并设有互通口,国道355线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万亩、林地面积8677.57公顷;下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人口约3.7万人。黄海龙将军祠位于敬梓镇中联村,是我市为数不多的南宋古建筑,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2011年被列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 狠抓“头雁工程”

镇委书记作为“施工队长”,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压实镇班子成员和村支部书记的乡村振兴主体责任。近年来,敬梓镇强力把好干部选任关口,加大教育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党员在自治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把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牛鼻子”来抓,通过实施“头雁工程”,让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作为重要参与者,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在上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敬梓镇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14个村(社区)组织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其中连任66人,新当选21人,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70人,全部实现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镇均配备有35岁以下干部和女干部,村(社区)“两委”整体年龄趋于年轻化,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基础组织建设全面强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头雁”保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敬梓镇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持之以恒抓学习,夯实基层组织建设。通过镇村干部大会、专题宣讲、微党课等形式实现学习培训全覆盖,确保党的主张传达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推动党史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此外,敬梓镇还投入10万元完善了镇党校和13个村分教点建设,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

强化产业发展 推进重点项目

“去年我们的蜜红柚产量在40万斤左右,今年产量预计可以实现100万斤。”敬梓镇冯坑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永说,目前,冯坑村种植蜜红柚约750亩,蜜红柚产业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为此,敬梓镇一直牢固树立“产业兴旺”的思想,根据各村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据介绍,目前,敬梓镇已种植牛大力1100多亩、金寨杨梅800多亩、茶叶800多亩。敬梓镇通过验收的“一村一品”有6个,分别是冯坑村“三红蜜柚”、田头村“牛大力”、敬梓村“金寨杨梅”、中联村“茶叶”、甘田村“客家皇茶”和南村村“油茶”。

值得一提的是,敬梓镇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温泉、花岗岩石等,其中温泉日流量达1500吨。“目前,投资9.3亿元的温泉康养产业小镇项目已完成签订征收合同约58.08万平方米,首期用地基本完成征收,并完成首期4万平方米和旅游观光大道6万平方米清表工作。”敬梓镇委书记刘剑锋介绍说,敬梓镇将全力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努力把敬梓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温泉康养产业小镇”,构建敬梓大健康产业发展新生态,带动敬梓镇经济多元化发展。

整治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驱车进入敬梓镇与汕湛高速公路相连的乡道135线和乡道203线,路面和路旁的防护栏让人安全感十足,道路两边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近年来,敬梓镇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仅2020年就完成27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其中,实现13公里长的沙土路硬底化,7公里长的窄路基扩宽,疏通不顺畅路面7公里。

除推进道路建设外,敬梓镇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夏秋季战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迎新春清洁家园等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正式启用甘田村和联和村新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打造冯坑村“新农村精品村”的党建品牌示范点等,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敬梓。

今年,敬梓镇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协调镇级污水处理厂管网铺设,使其尽快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敬梓村宋屋至正联村“牛皮布”便民大桥规划工作,积极推动国道355线改造工程,加快完善敬梓碧道建设、敬梓大桥建设项目等,不断提高敬梓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组稿:本报记者 王亚娇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