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党建红”引领“发展红” 争当“融深”“融湾”排头兵

中共紫金县委员会 紫金县人民政府

2021-06-29 10:09:28 来源:




近年来,紫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党建统领紫金“融深”“融湾”大局和“两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争当河源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先行地)建设目标,把党的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党建红”引领“发展红”,取得显著成效。


振兴发展创造紫金新速度


走进紫金蓝塘产业新城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看到车辆川流不息,机械轰鸣,一排排首期厂房正在封顶,站立其中能感受到一个地方大发展的激情脉动和快速节奏。蓝塘产业新城从2020年3月启动建设到开园接纳企业只用了半年时间,今年7月总投资130亿元的园区龙头项目——金盛兰优特钢首期即将试投产。这是紫金继紫城工业园创造全省唯一一个实现“当年征地、当年获批、当年建设、当年开园”的“紫金速度”后,再一次创造了“紫金新速度”,也是全市唯一在3年内新建两个工业园的县区。紫金继承、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和巨大魄力,举全县之力打造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成为紫金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产业转移的主平台、振兴发展的主引擎,让紫金迈入“双核”驱动新时代。目前,紫城工业园首期启动区基本建成并加快二期建设,已引进落户项目41个,总投资141亿元;蓝塘产业新城累计引进入园项目12个,总投资322亿元,还有众多客商争相抢滩布局。紫金工业发展走出了最低谷,赶上了大队伍,展现出强劲的逆势赶超态势。


去年底,河惠莞高速紫惠段正式通车。随着汕湛、河惠莞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赣深高铁河源东站、河惠汕高速公路、河紫快速干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加快建设,全国“四好农村路”、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的成功创建,“外捷内畅”的交通体系网络更趋完善,紫金“融深”“融湾”的山门越开越大,紫金全面融入河源都市半小时经济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 2小时经济生活圈,极大促进了人员、信息、资金、物资的快速流动,助推紫金在“融深” “融湾”的大道上全力奔跑,再次刷新振兴发展的“新速度”。


载誉众多擦亮紫金新品牌


2020 年,紫金县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在“广东十大好春茶”评选中,紫金8款茶样成功入选,紫金已连续3年成为该评选茶样入选最多的县区。紫金蝉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名录,同时被评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公共品牌。近几年时间,紫金茶从默默无闻、弱小散乱到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展现出后来居上、异军突起的发展态势,源于近年来紫金抢抓紫金茶叶产业园入选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机遇,大胆创新全面提升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全力推广紫金蝉茶区域公共品牌,目前紫金蝉茶品牌价值34.8亿元,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融深”“融湾”的绿色名片。除了产业发展捧红了紫金蝉茶新品牌,紫金还在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大力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五老一贤” “积分+”治理模式等党建品牌被省、市推广,其中“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格局”的紫金探索案例因其注重将抽象的乡村治理实体化、可量化,入选2021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城乡蝶变展现紫金新形象


知名地产企业落子布局,九年一贯制学校即将在9月份启动招生,新“三馆一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正在加紧建设,紫金以新过境大道为主轴,一座崭新的城南新区正拔地而起,融合高层次公共服务、高品质人居环境,高质量产业形态等功能的城市新区雏形已现,紫金城市发展新形象正在向世人徐徐展开,惊艳众人。县城在变大变美,乡村也发生了美丽蝶变。龙窝镇 “鱼稻共生”田园项目因其美丽风光和独特设计一经视频“曝光”,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成为继紫金客茶谷之后又一网红基地。这是紫金依托龙窝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生态资源,精心规划设计,细心建设打磨,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连片示范片。为了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形象,紫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涌现了凤安镇仁里村、九和镇金光村、水墩镇黎坑村、龙窝镇礼坑村等一批有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紫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考核居全市第2、粤北5市40个县(区)第10,紫金“红色基因、古韵茶香”精品线路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紫金乡村面貌变化越来越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未来可期:抢抓机遇砥砺奋进 开创“十四五”新局


紫金县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坚持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的建设,不断凝聚各方力量,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十四五”全面开启新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是突出平台建设,高质量推进“融深”“融湾”。实施紫城工业园扩园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强化城南新区现代化功能,推动城南新区与紫城工业园提速融合,提升老城区服务功能,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产城融合示范。推动蓝塘产业新城提档升级,高质量建设好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强化产业新城龙头带动作用。推动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园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创建省级农业产业科技园,争创国家级现代产业园。


二是突出产业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工作,推动“四子”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美丽乡村从点上出彩向镇村全域拓展。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创新扶贫机制,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协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向镇村延伸覆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突出绿色引领,高质量实施生态保护。围绕争当河源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先行地的目标,把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严格落实市委“六水”工作部署,突出抓好河湖环境系统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扎实做好储备林、经济林、碳汇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六林”文章,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深化生态环境源头管治,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为承接“双区”高端产业转移腾出环境空间。


四是突出软硬联通,高质量打造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交通环境,抓紧谋划储备一批现代交通项目,主动配合做好河惠汕、广紫高速公路和龙汕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河紫快速干线年内全线动工建设,进一步提升连接河源市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通达水平。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完善“数字政府”平台功能系统对接管理,加快“信用紫金”建设,为畅通经济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五是突出民生福祉,高质量推进社会建设。兜住基本民生底线,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面,不断完善养老、医保等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夯实社会事业根基,加快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教育、医疗事业全面振兴。厚植紫金文化底蕴,完善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凝聚“融深”“融湾”的人文力量。


革命老区焕新颜,红色紫金再启航。紫金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以更高格局、更大力度、更实作风谋划推进紫金加快振兴发展,为紫金争当全市“融深”“融湾”排头兵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 特刊策划/统筹:范建国  


□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荣誉榜】


紫金是革命老区县,不仅是全国最早开展学生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地方之一,全国最早成立工人组织、农会、党小组的地方之一,全国最早举行武装暴动、建立人民政府取得红色政权的地方之一,还是全国最早实现“武装割据”的地方之一。


◎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格局”的紫金探索入选全国2021“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评选最佳案例


◎“五个一”推动电商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 “村长伯伯”电商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入选广东电商扶贫典型案例


◎“中国茶业百强县”


◎紫金蝉茶荣获粤港澳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


◎紫金蝉茶获评 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


◎“紫金春甜桔”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花朝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紫金现代农业产业园客茶谷入选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和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称号


◎蓝塘镇入选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地区


◎上义镇被评为广东省森林小镇


◎九和镇被评为岭南魅力小镇


◎义容镇、南岭镇、龙窝镇被认定为省技术创新专业镇


◎黄塘镇被评为全国首个高水平激流回旋后备人才基地


◎紫金县龙窝镇“红色基因、古韵茶香”精品线路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红色紫金—蝉茶飘香被评为全国百条红色茶乡特色旅游线路


◎紫金县凤安镇、南岭镇被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紫金县凤安镇人民政府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