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源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三化”建设

2025-03-03 11:54:00 来源:

■特约记者 吕鹏

近年来,源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按照深化数字政府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镇(街道)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化”建设,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周到的政务服务体验。

落实政务服务事项

标准化建设

全面梳理上级赋权事项,做好镇(街道)权责清单制定、动态调整和日常管理,推进镇(街道)政务服务明责、赋权、扩能工作。规范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指导目录,印发了《源城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事项指导目录》,统一规范全区7个镇(街道)可办事项,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基本要素,做到各镇(街道)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并按照要求在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公布可办事项指导目录。同时,组织开展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住、做得好”,先后组织培训2批次,涉及区级部门14个。

持续推进政务服务

规范化建设

规范审批服务。按照数字政府建设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工作要求,组织全区各镇(街道)、区市场监管局等14个部门进行现场办公,在河源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认领镇(街道)级行使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按照标准规范开设账号、配置事项及审批流程,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审批。目前,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均严格落实受审分离工作要求,全面使用河源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受理业务。

规范场所名称。为更好塑造广东政务服务品牌形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目前,源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及区内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面统一规范使用全省统一政务服务标识标牌。全区已完成包括1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7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7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在内的82个政务服务场所的形象标识统一规范工作。

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镇(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业务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目前,埔前镇、上城街道、新江街道、源西街道、高埔岗街道、源南镇均已完成市监业务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东埔街道因场地限制,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将东埔市场监督管理所作为东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分中心统一管理。

统一窗口受理。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模式,设置统一咨询、受理以及出件窗口。人社、医保、卫健、残联、民政等单位114项业务全部进驻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现群众办事“一窗通办”。

加强政务服务

便利化建设

深化“粤智助”基层应用。为深化“数字政府2.0”建设,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积极推广应用“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加快推动区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全区已完成“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工作,累计部署“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85台,上线可办事项268项,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

规范政务服务“好差评”。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配置“好差评”评价二维码,实行现场“一次一评”、网上“一事一评”模式。即企业和群众在线上线下办事后,可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或政务服务网对服务按照“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等次进行评价,实现“政务服务好不好,让企业和群众说了算”。

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各便民服务中心均按照要求合理设置志愿服务岗以及“帮办代办”等服务窗口,通过制定帮办代办工作方案、梳理帮办代办事项清单、成立帮办代办队伍等,全力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上一篇:开创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