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西街道 五措并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特约记者 吕鹏 通讯员 黄志龙
今年以来,源西街道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具体安排及区委“1139”具体举措,以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和完善社区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五措并举推动“百千万工程”,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壮大村集体经济
源西街道深挖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善用移民资金3070.88万元,推动庄田新村农产品综合楼、白岭头村集体门店等项目落地建设;实现2000亩油茶苗种植基地落户白岭头,推动新塘村与“惠到万家”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雄达实业、市农产品流通中心打造预制菜产业全链条;引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团队,设立“进士文化产业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充分挖掘“古成之”文化IP,深入打造“新塘村进士文化产业园”。同时,该街道全力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街道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
擦亮绿美生态底色
城乡风貌焕新颜
今年以来,源西街道积极响应绿美源城生态建设,种植六类树种共17448株,完成率569%,新增绿化面积约235.35亩,完成6个主题林建设。每周五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通过“网格+”工作模式,下沉村(居)“两委”干部、网格员和相关挂钩单位干部职工到一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定期开展“千塘万渠”清淤活动。深入推进城乡风貌管控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目前,共完成281栋农房风貌提升,任务完成率达106%,岭塘罗屋角、石坪社区第八网格等连片示范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深入推进综合网格治理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源西街道建立健全“七有”综合网格治理机制,现已建立1个街道综合网格治理中心、16个村(社区)网格工作站、178个基础网格,通过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网格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制定《源西街道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实施方案》,将街道主要领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派出所所长以及网格员的联系方式向社会公开,及时响应群众诉求,明确“1357”受理时限,做到“群众有诉求、干部走上前、依法来解决”。自热线公开以来,街道接到群众反映诉求35件,均已第一时间办结处理。
大抓体制机制改革
激活发展动能
源西街道深入推进辖区68个村小组规范化建设,党员村民小组长与村民小组党支部比例达到100%,提升基层内生活力。成立富镇强村公司——丰泰城乡发展有限公司,立足城区镇区位优势,盘活辖区各村发展资源,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点状供地”机制,辖区新塘村通过“建多少、供多少”为原则建设盆地农夫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占地10亩,总投资5000万元,降低项目资金投入,也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康乐路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场地免费提供给培训机构,实行“开放预约+免费公益课+24小时驿站”模式,为辖区群众提供低价优质便利的培训活动,为民服务不打烊。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
汇聚政企民合力
源西街道广泛搭建合作平台,探索企业助力“百千万工程”“七种模式”,目前,16个村(社区)均已完成与1家企业结对共建工作,街道层面与湖南源城商会开展结对共建,完成发展项目需求登记26个。持续深化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结对共建工作,深入打造“古成之文化产业园”,挖掘文旅资源,为街道注入青春力量。与央企保持紧密联系,其中,以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为契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在高速公路沿线(源西段)帮助修路约3公里,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捐赠树苗1万多株,美化扮靓西环路;中铁广州局以“公益”模式出资300万元,助力源西街道开展城乡风貌管控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与社会各界一起形成多措并举的城乡风貌管控合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