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埔前镇

“三资三化”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3-11-08 10:15:15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吕鹏 通讯员 骆清风 蒋秋婉 埔前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创新“三资三化”发展模式,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三资三化”发展模式是:一是资源资金化。结合河源国家高新区、区工业园以及镇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紧缺的现状,盘活用好集体资源,将农村集体留用地、闲置土地等集体资源投入至工业园区和本地农旅项目,有效盘活闲置低效土地,通过作价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构建发展“共同体”。罗塘、河背、陂角、高围等村创新留用地盘活模式,将留用地作价入股河源国家高新区、源城区工业园项目,各村村集体每年可增加逾百万元分红收益;陂角村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打造“蔬香园”本土乡村旅游项目,实现集体资源增值创收。

二是资金资产化。该镇多方筹措地方政府专项债、乡村振兴、水库移民、涉农等专项资金,立足各村资源禀赋用足用实各项资金、投资发展特色产业。坪围村在深圳大鹏新区帮扶资金、水库移民专项资金扶持下,打造温室种植兰花田园风光体验基地,建成集批发零售、科普教育及电商交易为一体的一站式兰花展销中心,大力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双头村利用上级移民、扶贫等资金升级打造耕育田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力推进集“休闲旅游、研学、亲子观光、团队拓展”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约10万元保底分红。高围村、埔前村、上村村等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结合资源禀赋发展五指毛桃产业园、蓝莓基地、乐心农场、红色文化馆等特色产业,直接促进村集体增收。

三是资产资本化。该镇在传统产业发展基础上,探索乡村产业市场化运营模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明确运营主体、分配关系和管理制度,通过产业延链补链等方式推动村集体资产稳健、优质、高效运转。埔前村通过与市内外早教机构、研学机构合作,拓宽乐心农场、福源果场等优质项目的市场覆盖面,推动“旅游+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陂角、中田等10个村通过入股春沐源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强化村企合作,每年可获得投资收益超70万元。大塘、高围等10个村充分利用移民资金,合作投资建设移民厂房,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吸引河源丰田纺织有限公司落地投产,以厂房租赁形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130万元。

    上一篇:源城一童谣作品获省一等奖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