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源城

提升林业治理水平探索绿富双赢之路

2023-03-21 11:50:14 来源:河源日报

be1051154cdc2f4c104222fbfb123927_0321011_001_01_s.jpg

制图:吴丹

4ed2a6a1881c62383b9a09322b7568e5_0321011_001_02_s.jpg

■绿树环绕的村庄——埔前镇坪围村。

a1ce7e67a5542e994603c42b4ed7fccb_0321011_001_03_s.jpg

■河源野趣沟旅游区风光。该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距河源市区约10公里,旅游区拥有独特的原始山水自然风光,以野性之谜解读生态文化,以野性之美展示自然魅力。

229e746f04ceaafcb6a19c756e9ebe80_0321011_001_04_s.jpg

■七寨湖风景

31685ee7303fd98db0531d366e147cd7_0321011_001_05_s.jpg

■源城区鳄湖美景

核心提示

近年来,源城区全面落实省委关于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工作部署,聚焦绿美源城生态建设,实现更高标准的绿色发展,提升生态质量水平、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绿富”双赢之路,切实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据统计,源城区林地面积15094公顷,非林地面积15776公顷,森林面积14572公顷,森林覆盖率47.22%,森林蓄积量161.58万立方米。林地主要分布在长深高速以西,东埔街道的高塘村、太阳升村,源西街道新塘、黄子洞、庄田,源南塔坑林场和埔前径背林场。

五措并举全面推行林长制

源城区委、区政府于2021年10月出台了《关于源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同年11月印发《关于成立源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构建了区、镇、村“三长两员”的林长制组织体系。2022年4月20日,该区印发了《源城区全面推行林制七项配套制度》的通知,严格贯彻执行源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七项配套制度中的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区级林长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部门协作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工作考核办法。4月21日,源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源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的通知》,成立了源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林长办)作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业务牵头部门。区委、区政府利用搭建好的组织架构,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决策部署,及时汇报源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成效。结合源城区现有森林资源特点及发展定位,按照源城区《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的部署逐步推进源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不断提升林业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2021年是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开局之年,源城区委、区政府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林业主管部门积极承担林长制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全区落实区级林长9人、镇级林长46人、村级林长102人、监督员49人、护林员60人,设立市、区、镇、村林长公示牌37块。结合该区实际情况,区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林长制七项配套制度,建立林长会议、信息公开、部门协作、工作督查、考核办法等制度,扎实推进林长制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对标省林长制工作考核细则,结合该区工作实际及重点工作任务,秉着铆足一股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原则,认真做好林长制年度考核迎检准备,紧盯目标任务,科学分析研判,强化工作措施,确保该区在2022年全省推行林长制工作考核中取得了优良成绩。

二是提升业务水平。林长办专班人员带头学习相关政策文件,聆听相关会议,认真领会文件、会议精神,定位源城区特色,找准正确工作方向。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指导推动全区林长制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各部门切实担起责任,主动认领林长制工作相应职责,形成林长办牵头,各相关业务单位、具体业务部门做到全局“一盘棋”,区林长办“一条心”,各级林长办“一张网”齐抓共管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格局。加强对各镇(街道)林长制的督查指导,坚持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分内之事,扎实推动林长制工作。

四是狠抓压实责任。积极寻找源城区推行林长制的亮点工程,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落实林长巡林护林职责,完善林长制体系,要求各级林长严格执行林长制七项配套制度,用制度助推工作落实,推动实现以“制”促“治”。加快推动“智慧林长”平台建设,积极协调财政部门,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全力保障“智慧林长”建设。加强林长制工作的宣传,高标准设置林长制公示牌,运用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浓厚氛围。

五是加强上下沟通。坚持“上通下实”,加强与省、市部门沟通,明晰考核方法、评分标准、考核方式等考核事项,以考核细则为指挥棒,争取省、市的支持指导,加强对镇(街道)、村的督促监督,全面推动林长制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源城区明确落实“一长两员”管理,按照“一长两员”要求,明确管护区域和管护责任;全区设立市、区、镇、村林长公示牌37块,落实了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及管护区域。成立了“河湖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工作小组,加强与责任单位的交流,互通信息,承办并落实有关协调会议决定和交办事项。

实施“林长+检察长”协作联动机制 让古树名木焕发生机

位于市区老城鳄湖边的黄葛树(又称大叶榕),有着822年的树龄,古树高18米,冠幅近30米,高大且形状优美,该树与恬静的湖水相映成趣,是过去河源八景之一的“鳄湖青曲”的一部分。古树的枝繁叶茂与桥的蜿蜒曲折交相辉映,连成了一片休闲之地,人们喜欢在此树下散步休息,是附近群众避暑、休闲、娱乐、观光的胜地,具有集城市绿色名片、生态休憩、乡愁传承、景观驿站和古树名木保护于一体的价值优势。

在市林业局的积极争取下,该株古树作为全省重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示范点,由省林业局组织专业团队对古树进行了保护修复和复壮,并安装了视频监控。这是源城区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为贯彻落实《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意见》(全绿字〔2016〕1号)文件精神,全面摸清和掌握源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状况,切实加强全区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源城区建设,根据《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关于开展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的通知》(粤绿〔2016〕1号)文件要求,2017年,源城区林业部门全面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据了解,目前源城区86株古树名木零星分布在6个镇街,具体为:埔前镇24株、上城街道17株、东埔街道17株、源西街道12株、新江街道9株、源南镇7株。

2021年12月,该区按要求重新悬挂新的古树名木牌,做到一树一牌一档,编制新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在补充调查过程中,对古树现状作对应分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林长制成员单位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职能,共同维护好林业资源,2022年6月,源城区启动了“林长+检察长”协作联动机制,对源城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开展实地勘查和磋商座谈。

调研组先后实地走访了解位于老城街心花园的一级古树黄葛树、白岭头曹军洞三级古树等多株古树名木的保护情况。经现场查看,这些古树枝繁叶茂,总体生长状况良好。随后,调研组就此次古树名木调研及“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事项进行磋商座谈。会议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增强检察机关与林长制办公室及其成员单位协同推进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合力,发挥“林长+检察长”1+1>2的协同效应,为助推源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行政+司法”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近年来,源城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符合标准的全部落实挂牌保护,建立管理台账。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和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不断健全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古树名木的日常巡护和保护管理,凝聚共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让古树名木焕发生机。

绿色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河源市金源绿色生命有限公司落户于源城区源南镇,是一家从事道地南药五指毛桃全产业链研究开发的民营科技企业。经过20年的努力,该公司初步建成一条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化链条,并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南药五指毛桃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称号。

该公司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优质种苗繁育基地,攻克了五指毛桃种子育苗难关,实现了五指毛桃由野生转为人工种植的历史性突破,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此外,该公司按“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平均增收2万元。

为推动河源五指毛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公司成立了“河源市济圆中药产业研究院”,加大了五指毛桃种植技术、深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力度,且面向河源市为五指毛桃产业提供技术服务,并将五指毛桃打造为河源的优势特色产业并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为河源的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日前,源城区政府分管领导率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公司五指毛桃产业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对其在五指毛桃产业开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区政府将大力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推动河源五指毛桃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悉,该公司今年将着力深化五指毛桃栽培技术研究,在病虫害防治、土壤连作障碍、重金属控制方面取得突破,确保河源五指毛桃特定的品质优势。同时,通过与高等院校设立的“科技专家工作站”和“河源中药产业研究院”,面向河源五指毛桃产业化种植与初加工,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推动河源五指毛桃地理标志保护商标的申报与培养工作。

■组稿:本报记者 何海华 

特约记者 吕鹏 通讯员 肖静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