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加快打造全市综合枢纽和发展引擎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10-12 17:19:24 来源:河源日报

中共河源市源城区委员会 源城区人民政府

fe16ce560b8cefba5f41ee57c87d5550_1012045_001_01_s.jpg

■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源城 黄赞福 摄

十年风雨兼程抓发展,今朝成果喜人惠人民。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源城区用一份诚意满满、分量十足的发展答卷,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粤东北小城新时代的发展成果,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受鼓舞的同时也坚定了走向共同富裕美好未来的奋斗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源城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聚焦市委赋予源城“坚持‘快’字当头、实现又快又稳发展,示范引领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致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源城,加快打造全市综合枢纽、发展引擎,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取得了喜人的发展成果——全区过去5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10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连续五年稳居全市第一,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9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66.65亿元,分别增长9.2%、5.8%、23%;“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6.98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2倍;市场主体从3.64万户增加到8.1万户,发展动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未来五年是源城经济加快发展的增速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转型期、实现振兴发展的关键期。迈进新征程,面对“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赣深高铁通车等重大机遇,源城区委、区政府将以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高度责任感,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凝聚起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源城的磅礴力量,奋力开创源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达到更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现代服务业优质化、多元化发展,都市型农业品牌化、精品化发展,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行,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7.5%。

——改革开放更加全面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产权制度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制度型开放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开放观念、市场化思维进一步增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接近“双区”水平。

——城市首位度和核心竞争力更加凸显。城市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产业层级、经济量级、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对接“双区”、打造深圳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振兴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公园城市成为城市的基本形态。

——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更加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合理,“双碳”“双控”工作有序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优势巩固提升。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持续完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社会治理效能更加显著。平安源城、法治源城达到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征程再启,源城区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致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源城,加快打造全市综合枢纽、发展引擎,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

【十年荣誉榜】

●全国绿色名区

●全国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优秀公安局

●全国巾帼文明岗位

●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

●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

●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城市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中华恐龙之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强区

●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

●中国最具有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

●广东省教育强区

●广东省双拥模范区

●广东省生态宜居城市

●广东省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 组稿:本报记者 何海华 特约记者 吕鹏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