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源城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从党的光荣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1-06-23 10:11:23 来源:河源日报



■源城区领导干部聆听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宣讲报告 黄赟 摄

■党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吴伟辉 摄

■河源革命烈士陵园 肖斌 摄

核心提示


源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阮啸仙、罗焕荣都曾在源城征战,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于1938年12月抵达源城进行抗日宣传,设立“广东抗日先锋队总部东江办事处”,成立“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等群众组织,其中,河源妇女抗敌同志会发展会员600多人,成为全省人数最多的抗日妇女团体。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9月20日在埔前三角岭大败国民党一九六师,取得了解放河源全境的胜利,打通了解放惠州、广州的通道。


改革开放后,源城区于1988年设立,开始了催人奋进的逐梦之路,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启了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源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等重大机遇,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成功经受住了“6·10”“6·12”特大洪涝灾害、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的考验,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回顾源城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步探索实践,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源城之所以能够跨过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一个个险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归根结底靠的是党中央坚强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靠的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上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众志成城。


百年党史蕴含着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是一座丰沛充盈、滋养丰厚的精神富矿。当前,源城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革命传统、红色基因、改革精神传承好,把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发扬好,从党的光荣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增强“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党史学习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源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从动员阶段落实“三个到位”(思想动员到位、组织保障到位、谋划部署到位),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源城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4个目标要求和6个学习重点,将5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细化成10项具体内容,形成“1+10+N”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梳理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目标任务、时限要求。


源城区各级各部门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时,全面落实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要求,重点突出“五个内容”,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区四套班子和各镇街各单位领导班子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指定学习材料,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等线上平台,带头认真自学,示范带动全区党员干部开展自学。全区科级单位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按照《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方案》深入开展专题学习。各镇街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埔前镇积极制定集中学习课程计划,深入开展专题研讨。上城街道积极开展多场次专题党课和党史学习教育培训会、交流会。区税务局紧贴青年干部思想生活实际,组建多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积极开展学习交流。


二是扎实推进理论宣讲和百姓宣讲。源城积极筹备理论宣讲和百姓宣讲工作,进一步选优配强宣讲队伍,把准选好宣讲内容,精心策划宣讲路线。接下来,将重点深入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分批次、分阶段开展宣讲。新江街道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党校平台,开展党史宣讲活动;东埔街道举办“听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巾帼英雄故事汇活动。


三是积极打造党史题材文艺精品。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紧密结合、同步开展,以文艺之美,点亮党史之光。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歌、舞、画、剧、诗、书、摄等丰富形式,广泛开展红色作品创作及专题展演展览,创作《上村罗焕荣》《共产党恩情长》等各类文艺作品,积极开展“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举办“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节目基层巡回演出及“首善之区 欢乐广场”每月一台戏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


四是深入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清明节前后,各镇街各单位结合实际,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广泛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埔前镇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教学,组织党员干部到上村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瞻仰。源南镇组织开展“聆听红色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宣讲会和清明诗词祭祀书法活动。高埔岗街道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和辖区各党(总)支部书记到阮啸仙故居、阮啸仙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发建设河源烈士陵园清明云祭扫平台,组织引导近万人通过网上祭扫来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区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采风活动。教育系统组织各学校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团区委积极推进“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做新时代有为新青年”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五是着力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源城区高度重视实践活动,全面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实事项目清单。源城区委书记邓卓文专门围绕交通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和城市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调研并现场办公研究推进工作。源西街道开展辖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专题调研。埔前镇结合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积极开展摩托车“送牌下乡”“送考下乡”暨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区委统战部积极推动创建民族宗教场所“四进”示范点,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台属子女入学等问题。政法系统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推出系列实招硬招,如区委政法委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区法院持续优化诉讼服务,诉讼引导暖人心;区检察院提供“家门口”阅卷服务,实现律师异地阅卷“不跑路”;市公安局源城分局推出特殊群体上门服务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办理证件,举办周末集中办证专场,为中、高考学生办理证件;区司法局开展法律服务活动,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区妇联结合推进实施“关爱女童 护苗成长”保护女童人身权益三年行动,入户慰问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女童。区税务局推出“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十大类30项100条便民利民惠民具体措施,积极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六个坚持”推动


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在源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全区科级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上,源城区委书记邓卓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认真总结运用专题研讨成果,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源城高质量发展增添内在动力。


据了解,源城区将坚持突出重点,对标对表,通过“六个坚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一是坚持抓好党史学习。学习,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员履行义务的应有之义。各镇街各单位要切实按照区委党史学习教育有关《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一以贯之抓紧抓好专题学习,并确保将专题学习安排贯穿全年。二是坚持抓好专题宣讲。要按照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党史专题宣讲通知》的要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三是坚持抓好红色教育。各镇街各单位要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革命遗址遗产保护利用,因地制宜打造“红色课堂”,开展“红色教育”,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革命英烈成为党史“教师”。四是坚持聚焦“急难愁盼”,为群众办实事。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和检验成效的“试金石”,让广大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真正得温暖、得实惠,感受新变化、新气象。五是坚持抓好宣传引导。着力凝心聚力,在全社会营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六是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党史学习教育要落脚到“办实事、开新局”上,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到党的建设、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中去,打破发展瓶颈,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凝聚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以扎实工作践行对党忠诚,以促进发展体现担当作为,以优异业绩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老党员伉俪刘运生朱运招:


共同信仰下风雨同行六十七载


到了今年,刘运生、朱运招夫妇已过了“钻石婚”7年了。


风雨同行六十余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共同的信仰是他们一路同行的基石,共产党人是他们共同的承诺。


刘运生、朱运招是源城区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党员伉俪,也是一对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终身的老战友。他们于1954年2月结婚,刘运生1957年8月1日入党,朱运招1958年7月1日入党,党龄均超60年。


去年“七一”当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埔前镇党委给他们夫妻过了一个特殊的政治生日,给他们送上了慰问品、党员政治生日卡及党的“钻婚纪念日”祝福,并为他们60余年来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据悉,两位老人原都是陂角村的村干部,刘运生还担任了8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他们虽然离开岗位多年,却时刻关心村里的变化,发挥老党员的余热,经常为陂角村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历任村党支部书记遇到“疑难杂症”都会上门请教,他们都会提出意见建议,对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给予支持。


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信仰,刘运生夫妇60多年来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做到了对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对婚姻忠诚坚守。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财富,刘运生、朱运招两位老同志是革命历史和发展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携手人生风雨,肩负责任担当,为新一代的年轻党员树立了榜样。


■组稿:本报记者 何海华 特约记者 黄赟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