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和宝安共同探索产业转移共建新路径
以“双向飞地”模式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在深圳宝安孵化,转移到龙川产业园建厂生产,目前已经成长为龙川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冯晓铭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小玲 通讯员 谢祖敏 近日, 2023 年广东省产业园区发展交流会暨协会二届二次会员大会在广州召开。龙川产业园作为会员代表参加了大会,打造“双向飞地”新模式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肯定,认为深圳宝安与河源龙川联手打造“双向飞地”园区取得实质性进展,更是宝安区开拓创新对口帮扶龙川模式的成功尝试。
以“双向飞地”模式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这是龙川和宝安共同搭建两地探索产业转移、产业共建的鲜活实践。从2021年3月开始,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探索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利益共享模式,龙川县与对口帮扶的宝安区高度重视、高效部署、高效推进,共同探索“双向飞地”经济模式,并把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
今年以来,龙川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要求,用好宝安对口帮扶机制,更加紧密对接“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与宝安携手,积极打造“双向飞地”发展新模式,促进两地产业“更好走出去、更精准引进来、更紧密联手、更有力促发展”,探索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龙川篇章的具体实践,全力加快全域全面“融湾”“融深”。
建成“反向飞地”发展平台,加快龙川“融湾”“融深”步伐。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于今年2月28日在深圳宝安区福海街道挂牌运作,5家企业进驻。龙川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深圳市北大科创园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后者负责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运营管理工作,搭建产业转移供需信息对接和磋商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等服务。同时,龙川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执行组长的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对接北大科创园落实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的升级改造、运营管理等工作。
通过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为龙川、宝安培养更多科技企业,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推动宝安的制造优势、科创优势、资金优势与龙川的空间优势、生产成本优势相结合,形成“总部研发+母工厂+基地制造”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开辟“孵化在深圳,转化在龙川”的产业招商和产业培育新路径。
建设“正向飞地”承接平台,推动“工业上楼”项目落地。龙川县委、县政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学习借鉴深圳等城市高铁站周边制造业布局经验,结合新引进的远征、精智等粤港澳大湾区转移到龙川的企业对工业用地的需求,在规划层面将原来高铁新城部分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规划建设宝安产业园。目前,高铁新城规划了3.6万平方米产业用地,龙川将与深圳宝安合力共建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工业厂房,用于承接宝安区外溢产业、增资扩产企业、外迁项目,为打造宝安产业有序转移龙川及“工业上楼”新模式奠定了基础,拓宽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道路。
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宝安产业园,将搭建起两地产业转移、产业共建的重要展示窗口和交流承接平台,由此实现了从“单向飞地”向“双向飞地”的转变,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