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龙川县

勠力同心谋发展 奋楫笃行谱新篇

2022-10-12 16:04:28 来源:

中共龙川县委员会 龙川县人民政府

6a528ea159948d417e8270130ce85dba_1012021_001_01_s.jpg

■美丽的龙川县城 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奋进路上,时光如梭。10年,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川县始终秉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聚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筑牢振兴发展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加速朝着幸福和谐美丽龙川迈进,奋力描绘新时代龙川改革发展新画卷。

10年间,龙川县为“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画上圆满句号,向全县人民交了上一份满意答卷。2021年龙川正式开启“十四五”规划工作,续写着振兴、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立足新时代,谋划新作为。进入“十四五”,新机遇当前,龙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大力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高品位城镇、塑造高颜值生态、创造高品质生活、强化高水平治理、抓好高标准党建,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奋力谱写龙川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

春华秋实,“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的10年奋斗场景波澜壮阔

10年来,龙川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字当头、又稳又好发展,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县域综合实力稳中有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干事创业活力持续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13—2021年,龙川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4%,2013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3.31亿元,2019年达162.5亿元,2021年170.2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为2012年的1.88倍。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3亿元,按同口径计算,2013—2021年年均增长9.1%。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有效防范风险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随着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确保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2021年,龙川县粮食产量50.0078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50亿斤以上。肉类、水果、花生、茶叶等农产品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农业科技创新和机械化步伐加快,2021年全县农机总动力20.1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4.16%。强化“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县现有省级菜篮子基地2个、市级菜篮子基地12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个,有力保障了主要“菜篮子”产品安全有效供给。

交通运输发展成就突出。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逐步完善,2012—2021年末,高速公路里程由30多公里增加到158公里,国道里程由35.295公里增加到215.724公里。增加2条高铁,其中赣深高铁于2021年12月开通,双龙高铁(龙川至福建龙岩)正在建设中。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增强,实现县至镇、镇至村、村至自然村道路硬底化,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今年启动“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

创新动能茁壮成长。在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下,龙川县创新创业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新动能快速发展,在电子信息、空气能制造、新材料制造等领域涌现出一系列原创成果,专利申请授权明显增加,研发创新能力加强。据统计,2013—2021年,龙川县共推动181家规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37家工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增强,10年间全县共认定省级工程技术中心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参与实施国家级研发项目3个;新增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3—2021年专利授权量共3162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36件。

创业活力迸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创新主体活力迸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市场主体大量增加,2021年末全县市场主体达33743户,比2012年增长2.279倍,平均每年净新增1893户。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发展较好,龙川县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平台,建立县镇两级平台与农业企业合作模式,与京东、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持续深入,2021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08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29亿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实施,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2013—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11亿元,比2012年增加123.4%。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34.68亿元,比2012年增加162.3%。服务业发展量增质升,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41.42亿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190.5%,2013—2021年年均增长11.9%;2021年服务业占县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4.3%,比2012年提高9.1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城市功能不断提高,2013—2021年,累计投入15亿元对县城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县城主干道、背街小巷改头换面,公园建设进一步加强。2021年末,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6平方米,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乡村建设全面提速。2021年,农村集中供水实现自然村全覆盖,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全面加强。国土绿化取得明显成效。2013—2021年,全县累计造林总面积约25300公顷。2021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04%。共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7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2021年末,全县进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行政村稳定保持在100%;农村集中供水实现315个行政村全覆盖。

招商引资达到新水平。龙川县外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15—2021年,龙川共引进项目237个,成为一方投资的热土。县工业园发展稳中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园区共有企业130家,园区总产值从2012年23.51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14.3亿元,年均增长19.2%。

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努力,2020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649户26257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并按程序退出,全县70个省定贫困村均达到出列标准,从基本温饱到吃穿不愁,从缺医少药到全面保障,从危旧住房到住有安居,全县广大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改变,脱贫攻坚成果在脱贫群众的幸福笑容里绽放。2021年至今,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4年16917.8元、9730.4元增加到2021年的26468元、19183元,年均增长分别为6.6%、10.2%。

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13—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3500人以上;城镇失业率总体稳定,2018—2021年,城镇失业率平均值分别为2.39%、2.29%、2.29%、2.48%,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开展“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粤菜师傅”三项工程培训28482人次,有数千人成功实现就业。教育水平持续提升,2013—2021年,新建教育教学设施总建筑面积约62.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5990个;2021年,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中小学校共122所,使用覆盖率已达100%。健康龙川建设积极推进,2021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4998张、2999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长219%、196%;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守护了龙川百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党旗飘红,众志成城,拼搏赶超,一路追梦,奋楫笃行。追梦“十四五” ,奋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龙川

今年1月4日,中共龙川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召开。龙川县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龙川。

这次会议再一次吹响了龙川追梦“十四五”、奋战新征程的号角。

奋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龙川,是龙川县“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中共龙川县第十四次人民代表大会明确了今后5年龙川县的奋斗目标和“路线图”,以合力之势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大发展。

今年,是龙川加快创新发展、推动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更是奋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龙川的决胜期。今年以来,龙川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和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精神和省委“1+1+9”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培育“3303”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七大行动”,全面加快构建“1135+24”县域发展布局,推动又稳又好发展,奋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龙川。

□ 组稿:本报记者 陈小玲 特约记者 曾祥太 通讯员 谢凯捷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