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
创品牌拓链条 做优油茶大产业
小切口大推动 跑出发展加速度
龙川县绿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进的生产线。目前,龙川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达42万亩,挂果面积达37.8万亩,产值达96339万元。
核心提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支持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改造提升低产林。作为油茶的适宜种植区和全国油茶产业的积极发展区,广东省坚持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兴村、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抓手。今年1月,《广东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发布,提出优先支持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跨区域集群发展。
龙川县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发展油茶的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木本油料作物的指示,以建设省级油茶产业园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大力发展油茶种植,进一步加快低产低效林改造步伐,鼓励茶油精深加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发展模式,致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龙川的绿色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全县油茶产业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目前,龙川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达42万亩,挂果面积为37.8万亩,产值达9.6339亿元。
今年,龙川县继续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兴村、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抓手,加强政策、技术和资料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强化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关系,打响油茶品牌,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以油茶产业小切口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开新局,努力把龙川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奋力在高铁时代跑出龙川加速度。
政府搭台 企业建设 群众参与
地处北纬24°的龙川县,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白花油茶果就是黄金纬度大自然给予龙川的馈赠。在这里,当一流的生态环境邂逅了山茶油,一个有着1500多年种植历史的美丽故事自此诞生。
在推动“三农”工作过程中,这个得天独厚的产业成为了富民兴村的主抓手之一。龙川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油茶种植,进一步加快低产低效林改造步伐,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致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龙川的绿色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龙川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府办、县财政、林业、发改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龙川县油茶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油茶办,负责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等日常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县油茶产业协会,55家油茶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以协会为组织,全力推动产业发展。
高度重视,周密组织,一系列油茶种植利好政策扶持接踵实施。龙川县积极争取全国油茶林示范林建设基地项目、东江上游油茶产业带项目、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支持,以项目建设助力油茶企业及合作社快速发展。制订了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县级财政对新种植经有关部门认可品种的油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对新上油茶精深加工项目的企业和产油大户,给予适当的奖励。
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实行品种化栽培、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着力创新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申请并获得QS、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创办广东省名牌产品,重点扶持“绿优原生”“上山打油”等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龙川县依托油茶资源优势,鼓励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 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及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同时,在油茶种植积极性高的地区,龙川积极引导农户按照“入社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专业合作社,开展联户种植、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努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龙川县指导贫困户以扶贫开发资金投资入股油茶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全县有587户贫困户1700多人入股油茶企业,平均每户提高约3500元;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1524户群众种植油茶。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时光荏苒中累积了龙川油茶产业厚积薄发的巨变。截至2021年,龙川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达42万亩,其中成片老油茶林18万亩、零星分布油茶林近7万亩、油茶疏果地面积17万亩(主要是赣无系列、赣石系列、湘林系列等国家认定油茶品种),分布在全县24个镇。2021年全县油茶林挂果面积37.8万亩,平均亩产鲜果340公斤,油茶籽年产量约32113吨,产值达9.6339亿元。培育出“绿优原生”“花果树”“上山打油”等16个茶油品牌。油茶产品销售渠道已从传统的自产自销、店面销售拓展到电子商务网络销售。
与油茶结缘,因油茶在改变中迎来发展。2009年,“全国油茶示范县”的桂冠戴在了龙川县的头上,成为了闪亮的“国”字号金字招牌。2018年,龙川县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区,2021年获得省考核通过。2019年,龙川山茶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跻身广东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龙川山茶油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
科技创新 在产业竞争上下功夫
2018年9月27日,龙川油茶研究所在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运作,标志着油茶产业实施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强化产业科技支撑,“产、学、研”齐发建设油茶强县。龙川县在推进油茶产业建设过程中,坚持走产学研发展道路,大力推动企业和科研高校单位紧密合作,通过“县院合作”“企院合作”,与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广东省茶油加工及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茶产品研发机构等,重点在油茶良种选育、技术研发、标准化种植等方面深化合作。截至2021年,龙川县油茶企业共获得55项科技发明专利,龙川绿油农业公司被授予河源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基地。
在打好科技创新牌的同时,龙川县全力打好金融创新牌,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积极推动龙川农行与县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涉农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信贷支持;通过农业龙头贷、实施主体贷、农担贷等方式,支持油茶产业园园区实施主体发展3550万元;择优支持园区其他经营主体,围绕园区内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其他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支持个人经营贷款258户4114万元;实施主体通过落实贴息贷款补助500万元的方式,撬动了5000万元的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
抓品牌创建,在增强产业竞争力上下功夫。龙川县注重抓品牌创建,进一步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县有油茶加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获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企业8家;区域公共品牌有“龙川山茶油”,企业专用品牌有“绿优原生”“上山打油”等16个。“上山打油”“绿优原生”和“南越飘香”等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其中“绿优原生”和“上山打油”荣获广东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和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获河源市金牌农产品奖1个。
龙川县引进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奋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经济链。龙川县绿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线,从脱壳、挑选、烘干、压榨、灌装均为机械自动化、规范化操作,进一步提高茶油品质。
拓展链条 做优油茶大产业
新时代,新作为,新发展。龙川油茶这个美丽的种植故事和着时代节奏,在乡村振兴的产业建设中演绎着独属它的传奇。
2月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涛到龙川县调研油茶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本地油茶产业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油茶产业。
2月8日,龙川县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迅速传达学习贯彻林涛到龙川调研时的讲话精神。龙川提出,要做大做强做优油茶产业,坚持以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为依托,结合举办岭南油茶文化节,进一步加大对油茶产业在产品研发、人才技术、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油茶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切实提高油茶产品附加值,使油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油茶产业是龙川县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龙川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龙川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委常委、秘书长、龙川县委书记孔德胜均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标准建设省级油茶产业园区,以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龙川县县长刘力所作的今年龙川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瞄准“双区”大市场,继续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聚集高山油茶、茶叶、优质水稻等三大县级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建链、强链、补链,做优做强做大油茶产业。当前,龙川县坚持把推进融合发展作为产业建设的重要抓手,“质”“台”“态”多措并举,“一产、二产、三产”三产齐发,在延伸产业链上探索发展的新路子。
提升一产的“质”。龙川有着1500多年的油茶种植历史,目前种植时间50年以上的老油茶林有18万亩之多。这些老油茶林因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挂果率低、产油量低。龙川县对老树油茶林进行低产改造,通过除草、开埂、挖竹节沟、剪枝、施肥及疏密补种等工艺,使老树发出新枝。通过低产改造,老油茶林挂果率、产油率双提高,3年后产油量从每亩10斤左右提高到了每亩20到30斤,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县低产改造老油茶林逾5万亩。
除此之外,龙川县每年举办油茶种植生产技术培训班,大力推行油茶标准化种植和绿色有机种植模式,建设油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还组织发动群众种植油茶增收。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9年新种油茶面积达24万亩,其中2018年以来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范围内新种4500多亩。
统一采摘时间,确保油品质量。“霜降子,摘茶籽。”霜降时节采摘的茶籽含油量最高。自2018年开始,龙川县把每年的霜降前5天定为全县统一油茶采摘期,提高全县油茶产量和质量,确保油茶产出好产品、好品质。
搭建二产的“台”。龙川县推行“产业园+龙头企业+平台+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搭建企业发展、农民就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和县油茶产业协会,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农产品展销活动,为全县油茶企业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培优扶强新型经营主体。
突破三产的“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休闲旅游观光,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油茶生产基地开发建设油茶人家、油茶古道、传统榨油作坊等文化产业项目,推动观赏茶花种植、茶园文化休闲山庄、生态油茶文化长廊等项目建设,建立油茶特色科技观光园,打造一批观光农业示范点。目前,龙川县油茶产业园已初步形成油茶产品生产、加工、物流、观光、休闲、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业态。
从最初的做传统油茶产品,发展到今天具有一定规模的油茶产业,龙川油茶逐步成长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经济链,发展成为当地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在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食用油的“油瓶子”,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中开创产业振兴新局。
龙川油茶产业概况
◎油茶种植总面积42万亩
◎油茶种植户1万余户
◎油茶企业(合作社)60多家
◎种植油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
◎油茶林挂果面积37.8万亩
◎茶油年产值9.6339亿元
龙川油茶产业荣誉榜
◎2009年,龙川县获“全国油茶示范县” 荣誉称号
◎2018年,龙川县建设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区
◎2019年,龙川山茶油跻身广东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19年,龙川县赤光镇荣获“广东省油茶专业镇”荣誉称号
◎2020年,龙川山茶油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
◎2020年,龙川县黄石镇、义都镇被评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油茶)专业镇
■本版组稿:本报记者 陈小玲 特约记者 曾祥太 通讯员 李添林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