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龙川县

2021年,龙川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工作提效破局 社会和谐稳定

2022-01-20 09:40:10 来源:河源日报

2105644804d0404d0aec39a43c26ee11_p1_s.jpg

■龙川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元旦,县城迎宾大道通车。

fe6b8c0dcc355de8f616aade127b84b3_p2_s.jpg

■赣深高铁龙川西站。进入高铁时代的龙川,“融湾”“融深”的步伐更快。

b1314c253e21e924a42d1d1b86446c23_p3_s.jpg

■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蓬勃发展,成为龙川“融湾”“融深”的主阵地。

核心提示

刚刚过去的一年,龙川县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六个抓”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又稳又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 “六保”工作,多层面工作提效破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园区扩容加快,营商环境更优,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更快,工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环境治理持续加强,城乡面貌更美;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电商产业蓬勃兴起,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交通、农田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融湾”“融深”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更足。

社会大局稳定,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实施,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系统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7+2”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工作深入推进,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融湾”“融深”步伐更稳

2021年12月10日,一个载入龙川史册的日子。这一天,赣深高铁通车,百万苏区人民告别了不通高铁的历史,一圆期盼多年的“高铁梦”。至此,龙川成功跻身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行列,不断加快龙川县“融湾”“融深”的步伐。

2021年,龙川县着力于交通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聚集各方资源要素,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聚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维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一年来,龙川县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聚焦提升“硬软”互联互通水平,按照“一机场一航道五高速六铁路”规划,加快构建与“双区”水陆空铁立体交通一体化体系,加快打造“双区”核心城市一小时交通圈、生活圈,实现与“双区”交通的多维对接、快速通达,助力县域经济“弯道超车”。

龙川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建设,注定2021年是一个交通喜讯频传之年。这一年,赣深高铁顺利建成通车,停滞9年未完成的县城迎宾大道全线贯通,龙梅高铁、龙寻高速公路、高铁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正有序推进,205国道至龙川西高铁站连接线、高铁新城下穿赣深高铁道路、205国道龙川东出口至佗城等项目相继完成,通用机场、铁路综合物流园等项目稳步推进,东江航道达到复航条件,已初步构建华南地区交通枢纽。

聚力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激活消费潜力。深化“数字政府”和“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电话办、预约办、邮递送达办等“不见面审批”服务方式,行政效能更高,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在0.5个工作日内办结,目前,龙川实有市场主体达3.35万户,增长12.8%。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霍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五色茶岭景区、绿油花果树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全域旅游的“龙川样本”正逐步形成。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平台,建立县镇两级平台与农业企业合作模式,与京东、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持续深入,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08亿元,增长10%,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29亿元,增长11%。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亿元,增长7.5%。

聚力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提质增效。一年来,龙川县加快推进园区扩容,成立宝龙工业园用地整治提升和扩园土地征收工作指挥部,全力推进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工作,新增园区面积1000余亩,完成33宗共726亩产业用地整治提升,占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32%,在全市排名第二。升级“代办制”为“包办制”,为54家企业解决事项102宗。完成园区工业投资28.77亿元,引进项目14个。投资超10亿元的景旺电子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完成6家工业企业上规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4.67亿元。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省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全省排名第一。

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龙川“融湾”“融深”步伐更稳更快更好。2021年,创新创业中心加快建设,有望在近期投入使用;全年成功引进项目23个、计划投资181亿元;县内企业获得省级技改奖补资金1573万元;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推动17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龙川综合实力提高,预计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万元,增长7.5%。

城乡面貌更美

2021年,龙川县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内涵,提升乡村发展质量,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打好生态文明持久战,全力塑造高颜值生态,城乡面貌变得更美。

坚持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基础。2021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52.54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80.66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2.9万亩、总产量24.1万吨,完成年度粮油储备任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果明显,油茶产业园成功通过复检验收,丝苗米产业园获批省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整县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试点工作,龙母盆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雏形初现。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达7.15万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顺利开展。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年培育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64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龙川茗茶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龙川山茶油获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越王贡米等7个品牌获评省农业名牌产品。

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四小园”示范点6946个;“厕所革命”成效明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5%;整治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801个。完成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69亿元,农村集中供水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完成“龙川1号公路”示范环线130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加快构建“一江两岸五组团”城市空间新格局,全面提升县城功能品质。龙川县以幸福新城、高铁新城、宝龙新城为重点,挖掘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快推进205国道县城段北移,优化改造升级城市道路,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城市、河源次区域中心。

注重防治并举,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龙川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切实做好生态建设13个“必答题”。配合完成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督察,办结52宗交办案件。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治面积18.86万亩,完成造林任务1.74万亩、森林抚育任务2.87万亩以及桉树林改造年度任务,森林覆盖率达74%。基本完成两渡河、水坑河4.66公里清淤整治项目,新建碧道14.3公里。持续开展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枫树坝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东江干流水质达标率达100%,韩江流域鹤市河断面水质持续好转,两渡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扎实推进,县级以上及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工业危废、医废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圆满完成市下达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人居环境大步提升,环境质量更优,城乡面貌更美,龙川正朝着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和谐的建设目标迈进。

群众实惠更多

2021年,龙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致力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统计,2021年,龙川民生支出5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7%。

始终把增加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事业建设不断加强。民生十件实事顺利推进,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建设东路改造、县城卓峰路建设等33项已基本完成。落实县委书记、县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解决一批“看病难”“饮水难”等民生问题。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精准有效,儿童福利院项目全面启用。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新增城镇就业0.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面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已完成19所学校建设。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780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900个。高考高分考生人数和本科入围率在全市各县区均排名第一。县人民医院被评定为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500强。县域内住院率达91.3%,全省排名第七。

全力推进依法治县,法治龙川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龙川县积极开展“八大专项行动”“飓风2021”等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组建最小应急单位小组、公安铁骑队伍,实行网格化巡逻防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出台实施交通安全“龙九条”、森林防灭火“十条措施”和“周三消防夜查、周五交通整治”等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系统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7+2”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工作,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69%、80%,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筑牢坚固防线,疫情防控大局稳定。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联合检疫站点累计排查528.6万人次,大数据推送信息排查1.03万人次。建设6个PCR实验室,累计完成核酸检测送检54万份。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达87.4万剂次,群众免疫屏障加快筑牢。实现疫情防控零输入、零疑似、零感染。

党组织锻造更强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龙川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编制完成《龙川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积极推动政府系统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和依法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职报告,学法用法长效机制得到健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推动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推进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理便民化。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向纵深发展。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建议40件,政协提案63件,办复率为100%。

廉政建设持续加强。认真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规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扎紧扎实权力约束的“制度笼子”,紧盯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工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筑牢廉政风险“防火墙”。加强政府系统廉洁文化建设,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把政府系统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策划:陈小玲 邱志飞 ■组稿:本报记者 陈小玲 特约记者 曾祥太 通讯员 邝羽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