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龙川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描绘了今后5年的发展蓝图
重整行装再出发 推动各项事业又稳又好发展
■中国共产党龙川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朝着现代化城市迈进的龙川县城
核心提示
立足新时代,谋划新作为。进入“十四五”,新机遇当前,龙川该如何扛起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担当,绘就美好发展蓝图?10月29日—31日,中国共产党龙川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清晰明确了未来5年发展主要目标,系统谋划部署了关键抓手和重点任务,描绘了“又稳又好”的发展蓝图,制定了“施工图”“时间表”,吹响了奋力谱写龙川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的嘹亮号角。
大会提出,今后5年,是龙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首个5年,也是龙川攻坚突破、转型提升的关键5年。立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龙川要以时代的高度、战略的眼光辩证审视所面临的形势,行稳致远谋发展,全力抢抓发展机遇期,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攻坚克难、持续奋斗,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今后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示范区”“排头兵”建设及“六个抓”工作安排,坚持“稳”字当头、又稳又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大力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高品位城镇、塑造高颜值生态、创造高品质生活、强化高水平治理、抓好高标准党建,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奋力谱写龙川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
今后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致力发展高质量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主导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创成省级高新区、省节能环保材料特色产业园区和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人才综合竞争力、营商环境评比排在全市前列,争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县。
致力实现高水平治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县域治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德治、法治、自治融合发展的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法治龙川、平安龙川建设卓有成效,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全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致力建设高品位城镇。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以上。中心城区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功能品质持续增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容纳50万人口的大县城框架基本构建。城乡发展更趋协调,统筹融合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既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又能拥有诗意田园生活。
致力塑造高颜值生态。生态产品供给水平不断提高,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健全,节能减排达到省定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美丽龙川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美丽中国(龙川)示范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致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建立健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群众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完善,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康养育”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抢抓机遇】在新征程中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重整行装再出发,行稳致远谋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谱写龙川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10月30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龙川县委书记孔德胜在中国共产党龙川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向全体党员代表发出了再出发、谋发展的铿锵之声。
大会上,孔德胜从大势、自身两个层面,辩证地分析龙川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发展。
纵观大势,未来5年,我国危机转化中发展的新优势正在重塑、“双循环”活力日益增强,广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要求进入关键期,“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为龙川更深层次融入区域发展、更广范围集聚要素资源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为龙川发展带来更多更好机遇,龙川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应当大有可为。
审视自身,经过“十三五”的发展,龙川构建了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搭建了幸福新城、高铁新城、宝龙新城等高能级平台,创建了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金字招牌”,积蓄了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一批打基础、补短板的重大产业项目、城建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国资改革、对口帮扶等一批利长远的关键举措落地实施,为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龙川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理应有所作为。
当前,龙川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转型创新的加速期、城市能级提升的突破期、民生福祉增进的普惠期,不仅要完成百亿级电子信息和现代建筑产业集群打造、省级高新区创建、三大发展平台建设等硬任务,还要打造更具比较优势的一流创新生态、与珠三角同等水平营商服务等软环境;不仅要实现主要发展指标“量”的合理增长,更要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等“质”的稳步提升;不仅要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幸福心城,还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任务更艰巨、要求更全面。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孔德胜提出,龙川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发展凝聚力量,用发展破解难题,必须坚定信心、铆足干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苦干实干,更好地把交通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推动龙川在新征程实现新发展,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龙川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党建引领】确保新征程上发展行稳致远
办好龙川的事,关键在党。大会提出,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龙川将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高管党治党能力和水平,把全县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确保新征程上发展行稳致远。
坚持学思践悟,提高政治“三力”。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牢守稳意识形态主阵地。着力提高政治领悟力,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好抓实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提高政治执行力,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
坚持严管厚爱,激励实干担当。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选人用人导向,把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提升各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加强干部教育培养,使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本领紧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常态化推进干部交流,为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健全完善干部考核工作机制,提振党员干部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机制,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坚持固本强基,提升整体功能。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深化农村、城市等领域党建,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实现“两个覆盖”;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加强党员队伍管理,选优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持续实施“头雁”“村村优”工程和红色村建设示范行动,深化拓展“十万党员干部返乡”行动,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加强社会治理、助力经济发展的坚强核心。继续实施“育苗”工程,强化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完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度绩效考核机制。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坚持正风反腐,优化政治生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高水平建设廉洁龙川。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清除“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顽瘴痼疾。铁腕惩治腐败,严查一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违纪违法案件,强化精准监督,高质量推进县委巡察,常态化抓好警示教育,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
坚持同心同德,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强化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做好对台、港澳工作,发挥工青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强大共识和磅礴力量。
■统筹: 陈小玲 甘国科 刘伟东 ■组稿:本报记者 陈小玲 特约记者 曾祥太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