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连平县

一城文明风 满目和谐景

——连平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2022-10-12 16:45:00 来源:河源日报

0af73ba42cb1e8fa8c466531a5f266a5_1012057_001_01_s.jpg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村口的家训墙,家风家训涵养了连平文明乡风。本报记者 肖斌 摄

5c1d5c2aa18255da940d76e189a0f777_1012057_001_02_s.jpg

■连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相伴同悦读 共抒家国情”亲子故事会活动,推动全县亲子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丰富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资料图片

ddb823d6dc9ae51f7dfbf2409488e65e_1012057_001_03_s.jpg

■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走进连平县一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弘扬连平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资料图片

55360759ee6ac7bbe690b203683a07a8_1012057_001_04_s.jpg

■9月1日,连平原创音乐快板节目《客家新风》代表广东省进京参加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展演,向全国展现连平乡风文明形象。欧阳效敏 摄

c2ade469601febd5118ac4c1a51e38ed_1012057_001_05_s.jpg

■连平河岸街景。近年来,连平加快县城提质扩容建设,城市展新貌,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麦俊生 摄

核心提示

文明创建,展示城市品质,描摹城市底色,铸就城市之魂。

金秋时节,行走在连平的街头巷尾,繁花满枝的金桂、干净整洁的路面、井然有序的交通、活跃在城乡角落的“红马甲”……共同构成了一幅文明画卷,让人感受到连平的活力和朝气。从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县城,到通过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复评,获得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入场券”,十年来,连平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城市“面子”日日新,惠民“里子”实打实,处处让人感受到文明的脉动。

文明实践永无止境,文明创建久久为功。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连平县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惠民靠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全力打造“十大环境”,扎实推进“三级文明联创”和全域文明创建,通过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打造“民心工程”“幸福工程”等举措,解决市民生活中的“难点”“痛点”,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从外延向“内涵”转变,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普惠与福祉。

高位推进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万山磅礴有主峰,万事开启有源流。连平县文明城市创建的每一次突破和成绩跃升都离不开思想的引领和创建共识的凝聚。一直以来,连平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全县文明水平的“总抓手”,全面加强党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创建,走出了一条具有连平特色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为推动连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用理论武器“强筋壮骨”。近年来,连平县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县领导带头到基层联系点上党课、百姓宣讲、文明实践活动等形式,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去年,县领导率先垂范,开展百姓宣讲103场次,全县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700余场次,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为广大党员群众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2021年,连平以开展交通秩序、卫生秩序、建筑工地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以开展网格化治理为载体狠抓城市管理,形成职能部门、网格责任单位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城市面貌有效改善。同时,制定了文明城市创建规划,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效防范境外和国内重点地区疫情输入。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61.85万剂次、25.65万人,全人群覆盖率90%,其中完成全程接种24万人,全程覆盖率84%,群众免疫屏障加快筑牢;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完成78个隐患点治理任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多年来,连平全县上下群策群力,一路高歌,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已成为连平社会各界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全民参与 精神文明创建如火如荼

走进油溪镇富乐村,一幅幅乡村振兴主题墙绘映入眼帘,整洁宽敞的柏油路穿村而过,村内绿植环绕,房屋错落有致,村民悠然自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乐室、图书室、棋牌室一应俱全。

“村里变得漂亮了,活动丰富了,像唱歌、跳舞、阅读这样的娱乐活动,我们村里也都有了。”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李团珍喜上眉梢。她告诉记者,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成升级改造以来,富乐村的娱乐活动比以往丰富了许多,“四点半”课堂、暑期关爱活动时常在这里开展,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有了好去处;读书分享会、器乐表演赛轮番上演,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大家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文化活动。”富乐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宋蔚介绍说,为更好服务村民,村里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在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服务活动,还时常走家入户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让群众的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富乐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是连平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连平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建设,投入135.84万元,完成了1个实践中心、13个实践所、175个实践站建设,实现建制镇和行政村(居)全覆盖。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去年以来,连平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这一平台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科普宣传、文化文艺、卫生环保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700场次,服务群众9万余人次,目前全县共有文明实践志愿队伍205支,文明实践志愿者9127人。

创建惠民 品质提升擦亮幸福底色

“早晨刚进的蔬菜,放心买吧,很新鲜的……”近日,在县城农贸市场,经营户彭先生一边招呼着顾客,一边感慨说,“过去,这里摊位乱摆乱卖,菜叶、垃圾成堆,地面一片狼藉,是出了名的‘脏乱差’,顾客买菜都不愿意多停留;现在蔬菜、副食、肉类分区售卖,环境好了,我们卖得舒心,顾客买得也放心。”

农贸市场是一座城市里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地方,也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2020年,连平将升级改造县城农贸市场列入“十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县城2个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和管理规范化,为市民提供良好有序的购物环境。

县城农贸市场的改变,是连平县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利民,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连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导向,把文明创建与民生实事统一起来,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绣花功夫”探索城市治理,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和农贸市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工程,提升人居环境。如今,县城公厕和一批背街小巷路面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两路一河”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完成县一中等6所中央苏区扶持项目学校工程;基本完成县人民医院新院、120指挥中心和妇幼保健院扩建项目建设,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乡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取得新成效,实施“三馆一团”升级改造,顺利完成了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制建设;成功举办河源市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吸引了60万人次参与、关注和互动,忠信花灯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一份份沉甸甸的“创建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展现着文明城市创建的力度和温度,也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创建带来的变化,共享创建成果。

以文化人 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方能迈入更持续、稳定、高水平的社会文明。日前,连平音乐快板节目《客家新风》登上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展演的舞台,在央视网络、新华每日电讯、农视网等28个平台全网同步播出,向全国观众展现连平县农村移风易俗的工作成果,受到了广大网友和农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客家新风》以田源镇肖屋村红白理事会的相关素材为基础,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互动说唱表演,配上欢快、活泼的快板,将镇里移风易俗的日常工作搬上舞台,用大众喜欢又接地气的形式倾情演绎,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敬老孝亲,营造文明乡风。

近年来,连平县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这一目标,把破除陈规陋习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农村普遍存在的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等不良风气为整治重点,宣传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行动,建设文明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县13个乡镇159个村都已制定并完善了村规民约,内容涉及环境卫生、财务管理、社会风俗等方面,有力推动了乡风文明、净化社会环境和村民自治进程。

旧习破除,新风扑面。近年来,连平还深入挖掘花灯、廉政、家训等特色文化资源,创作了以“善、信、廉”为主题的三首歌曲,编撰了《连平革命斗争史》《何新屋阻击战》《连平颜氏廉洁文化》等史料,出版了《连平家训传承与践行》;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文明县城复牌,创作了《义无反顾》等抗疫主题作品200多篇和《一个不落下》等脱贫攻坚主题作品100多篇,融入连平方言创作了《创文一起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为提升全县文明素养,连平还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作为文明创建的根本任务,着力唱响主旋律,宣传正能量,更新制作了一批公益广告,持续挖掘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并把突出的道德模范事迹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之中,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村镇等文明细胞创建。近年来,连平县有2个家庭分别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和“广东省最美家庭”,多个家庭获评“河源市最美家庭”,忠信镇司前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另有一批人分别获评“河源好人”“河源市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引领文明风尚,为文明城市创建凝聚了精神力量。

■组稿:本报记者 刘永菲 谭绍丁

特约记者 黄新

通讯员 叶晓峰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