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连平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中共连平县委员会 连平县人民政府
■连平县城 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砥砺十载结硕果
十年风雨,砥砺奋进;十年耕耘,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连平发展史上振奋人心、浓墨重彩的十年,是连平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事业进步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十年。十年来,连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克难奋进,打好打赢了一系列攻坚硬仗,干成了许多大事要事,特别是成功应对了世纪罕见的“三重冲击”叠加来袭、自然生态灾后重建、政治生态修复重塑等重大挑战,推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连平答卷。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连平县地方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74.03亿元、2.24万元,分别提升至2021年的97.82亿元、3.43万元。十年来,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8%,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6%。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十三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十二五”时期的1.6倍。
——发展根基更加夯实。十年来,累计投入8.75亿元用于完善工业园区功能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园区扩容3平方公里,累计引进项目149个,合同投资186.2亿元。加快“融湾”“融深”,南山(连平)产业共建示范园一、二、三期项目基本建成,“飞地经济”成效渐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成技改企业105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鹰嘴蜜桃、花生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2021年底,共有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3家,7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建成市级以上“菜篮子”基地21个。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获评一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广东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称号。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十三五”期间,县城新增开发面积5.33平方公里,实施了“两路一河”、南山公园、市政公园等市政设施改造。东河片区、惠化片区征地拆迁问题全面解决,停滞十多年的东河路、富民路全线贯通,引进了碧桂园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成功复牌。累计完成植树造林9.9万亩,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68公里,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283公里。建立健全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一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使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连续多年在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获评“优秀”。
——如期实现脱贫奔康。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08户、16643人全部脱贫,30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目标全面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村集体平均收入分别为2015年的4.6倍、3倍和13倍,建立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积极创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全县159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72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粤赣省界乡村振兴示范带、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基本建成,南部片区“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示范片项目入选首批10个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乡村振兴“3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全面完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局良好。
——深化改革活力涌现。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推进,大广、汕昆、武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51公里,“三纵一横”高速公路网正式形成,推动一批国道、省道全面升级改造。体制机制“软联通”水平不断提高,部署开展了一批重点改革事项,县级机构改革和乡镇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以忠信镇为试点,在全市率先推进县域副中心体制改革,有效激发了忠信片区发展活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数字政府、商事制度等改革成效明显,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荣获“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称号。
——民生事业长足进步。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新增中小学学位2160个;全县初中教学质量走在全市前列,高考质量逐年提升,特别是2021年高考录取率、本科上线人数、高优上线人数取得了十年来最好成绩。成功抗击2019年“6·10”特大洪涝灾害,5.92万受灾群众得到全面救助,194户全倒户如期入住新居,全面完成灾后复产重建,全县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牢牢守住了广东“北大门”安全防线。县人民医院新院、120指挥中心迁址新建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基本建成,完成11家乡镇卫生院、149个村级卫生站规范化建设,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功创建全市唯一一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基本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扎实推进平安连平、法治连平建设,确保了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奋楫扬帆再启航
今后五年,是连平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新征程上,连平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关于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的目标任务,全域全面“融湾”“融深”,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连平,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争当绿色发展新标杆,奋力开创又稳又好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履行好省委赋予河源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的历史使命贡献连平力量。
【十年荣誉榜】
●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
●中国鹰嘴蜜桃之乡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鹰嘴蜜桃)
●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
●全国普法先进县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中国宜居业典范县
●全国文明村(忠信镇司前村)
●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
●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广东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广东省林业生态县
●广东省双拥模范县
●广东省教育强县
●粤北有色金属之乡
□ 组稿:本报记者 谭绍丁 刘永菲 特约记者 黄新 通讯员 蓝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