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江东新区

江东新区部署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推进“百千万工程”

以高质量城区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05-16 11:24:39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张平 特约记者 廖志良 近日,江东新区党委会议召开,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套开江东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精神,研究江东新区贯彻落实意见。江东新区党委书记朱永生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志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要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思政课的正确政治方向。学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带头听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做好经费投入、人员配备、设备设施完善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加强重点任务所需资源的统筹配置,大力开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设计课程目标,确保不同学段之间的思政教育能够相互衔接,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发展。办好思政课关键在老师,重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鼓励更多优秀思政课教师脱颖而出;持续做实做优集体备课制度,广泛开展线上线下高质量课堂教学观摩,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市委“133”工作法,以“七个四”为着力点,统筹抓好产业发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改革创新、社会力量和要素保障,以镇村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全市全域高质量发展。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守好“三农”工作基本盘,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努力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以高质量的城区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培育10亿元级企业1家,5亿元级企业5家,“五大产业”比重占75%以上,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狠抓重点项目服务,持续做强区域经济;持续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深入开展美丽圩镇建设“百镇攻坚行动”,不断完善“三圈”功能,持续增强联城带村节点功能。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塑形”为基,聚焦房前屋后卫生、“三大革命”“三线”整治等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乡村颜值;以学铸魂,持续探索“积分制”等具有江东特色基层治理品牌,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大古村、古街、古巷、古树的保护力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气质;以“绿色”为底,大力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绿美江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和“六千工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要强化改革赋能镇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打好改革组合拳。抓好“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深化资源要素改革,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引导更多人才进村入乡,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更好赋能镇村高质量发展。要发动各方力量深度参与,实施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双百行动”、建筑企业结对帮扶镇村行动,发挥好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特色优势,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参与“百千万工程”。责任要再压实,措施要再有力,确保“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严格落实领导联镇包村制度,各镇(街)党(工)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发挥“领头雁”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措施,强化督导考核。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河源市委办公室 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推进河源高水平开放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要求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聚力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进一步理清江东新区发展思路,明确当前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打造优势出口产品,大力开拓海外重点市场,扩大重点、特色商品进口,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培育壮大外贸主体,畅通跨境物流通道,协助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强化制造业招商引资,丰富招商引资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服务外包提质升级,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用好服务外包展会平台,培育服务外包龙头企业;推动外经做优做强,支持企业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积极对接全球经贸网络;加大引进外智力度,大力引进外资研发机构,大力引进高精尖紧缺人才,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环境。要全面梳理省、市有关政策,严格按照市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实际细化措施,切实强化资源要素投入,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地,坚定不移推进江东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上一篇:彰显非遗民俗文化风采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