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听红色“讲古”、赏格桑花海、引文旅产业——

义合镇下屯村“红绿”相融绘新景

2024-05-16 10:33:00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曾敏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陈思婷 

听一段红色“讲古”、饮一杯花海咖啡、尝一餐经典客家菜、走一次啸仙大桥……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逐步推进,下屯村的发展目标逐渐清晰,争当典型示范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我曾经是贫困户,现在我在村里的兰花基地当‘厂长’,收入越来越稳定了。”村民张钱江感叹,家乡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大家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如今,以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为契机,下屯村立足“红绿”特色禀赋,按“文旅+”特色发展思路谋篇布局,深挖田园风光、红色遗址、冰川遗址等特色优质资源,创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紧抓机遇

盘活红色文旅资源

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展厅、阮啸仙依法审计历程展厅、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展厅、法治小院、法治小广场……近日,坐落于下屯村的全国法治教育基地东源陈列馆正式开馆,为下屯村红色旅游再添新亮点。

“这几年每年都有大批群众、党员来阮啸仙故居、闻啸轩学堂参观学习,去年前来参观的游客超30万人次,打响下屯村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品牌的同时,也促进了村民增收。”下屯村党支部书记阮蔼宜说,家乡巨变,不少乡贤返乡直呼“陌生”,索性当起了乡村振兴“挑担人”,近3年新增市场主体23家。

下屯,尽显时代风华和红色记忆。放眼望去,小江湾红色实训基地、花海咖啡馆、粤菜师傅培训基地、观澜驿栈、亿绿庄园等打卡点如明珠般点缀其中。日渐兴起的红色旅游,让这个红色小村迸发出无限活力,带来了无限商机。

这份商机亦吸引了外来投资者在此创业。“我很看好下屯的发展前景,在下屯投资了观澜客栈和小江湾红色实训基地,现在效益还不错。”客商韩波对未来信心满满。

如何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让村民们的幸福感更强?下屯村一直在寻求“上进”之法。今年春节期间,下屯村再次借势格桑花海IP,不仅打造80余亩花海给足游客浪漫体验,还配合镇政府举办义合花海新春文化节活动,聚焦传统美食、农产品集市、兰花集市、精彩演出等项目,累计吸引超11.3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增收48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提升内涵 

让富民兴村成色更足

“何为典型村?不仅是在产业上树立典型,更是在方方面面起到示范作用。”阮蔼宜说。

“百千万工程”任务千头万绪,思路如何厘清?为凝聚起强大的推进典型村培育的工作合力,下屯村立足本村发展实际,制定了“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聚焦“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发动村“两委”干部大力宣传典型村培育工作,结合村情民意,进一步谋划好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项目。

走进下屯村,平坦的沥青路面干净宽阔,道路两边树木整齐林立,门庭院落干净整洁,一派环境优美、欣欣向荣的景象。“最大的感受就是村里的景色越来越好,来村游玩的人更多了。”村民李凤琼说。

以人居环境“小切口”,不断提高乡村“颜值”,下屯村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为了实现村容村貌全面综合提升,今年下屯村稳步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同时有序推进老旧房、赤膊房微改造,以及“三线”整治和污水处理等综合整治工作。

营造有花可赏、有景可观、水林景交融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人前来游玩,促使村集体经济增收也是下屯村的重要目标。据了解,下屯村通过开展植树认捐认养活动,以“名牌上树”等玩法吸引游客参与种植黄皮、榕树、木棉树等苗木,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一个个“绿美旅游”新业态正在形成。

“我们将基于‘红色+绿色’的理念,努力打造综合性、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助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带动绿色农业快速发展,打造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示范点。”对于下屯的未来,阮蔼宜充满了期待。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