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盘活挖掘土地、文化资源
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 叶春雨
■通讯员 曾海圣
和平县立足村情挖潜力、干群合力做产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探索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为集体经济繁荣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大坝镇水背村古树缘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百亩绿色生态百香果园郁郁葱葱,百香果在枝头分布垂挂,不远处的亲子乐园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据了解,近年来,水背村将百香果作为主导产业,引进广东古树缘生态农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提供育苗服务、种植技术指导和农产品包销的全产业链服务,有力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百香果,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打造县城郊游胜地。
“基地融合了农业生产、特色餐饮和休闲观光、亲子旅游等多种业态,年产值预计超过1300万元,年接待游客量达50多万人次。”古树缘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负责人葛小毛说,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解决附近村民就业60多人。
水背村围绕“千年古村”“阳明文化”“客家文化”等村情特色,建设完善了休闲长廊、阳明广场、沿河步道、荷花观赏栈道、古榕树广场等22个基础设施项目,推动王阳明研学馆、王阳明巡检司修复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文旅吸引力。如今,水背村现有黄金百香果680亩,白莲、葡萄、沃柑等近200亩,总产值约1000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就业3000余人次,实现了企业增效、村集体增收、村民增富的“三赢”目标。
在下车镇和一村的鲈鱼养殖基地,一个个“巨型水桶”在厂房内依次排开,引人注目。据了解,该鲈鱼养殖基地是打造集养殖、研发、育种苗、检测于一体的加州鲈鱼示范基地,占地面积约22亩,养殖库容达140万立方米,总投资约1200万元,预计每年出品规格加州鲈鱼超过200万斤,产值超过2500万元。目前该基地已正式投产,养殖64万尾鱼苗。此外,基地还免费向村民传授鲈鱼养殖技术,鼓励村民共同参与鲈鱼养殖,做大产业增量。
“我们用租赁的方式把村民的土地流转过来开发建设,一年大概能给和一村带来15万元—2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也解决了村里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下车镇和一村党支部书记黄传彬说。
近年来,和平县各村立足村情实际,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大力盘活挖掘土地资源和文化资源,根据不同类型,找对方子、选准路子,通过产业带动、项目拉动、资源推动,促进集体增收,带动群众致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