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焕彩 乡村振兴“珠联璧合”
2024-11-28 16:28:47
来源:河源日报
■落户仙塘镇红光村的“糖巢”创客社区目前共吸引16个创新项目入驻,预计每年可带动3000万元旅游消费收入。刘文浪 摄
■本报记者 雷宇烁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今年以来,仙塘镇红光村立足本村特色与优势资源,以文旅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创新为三大支柱,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在红光大地上生根发芽,实现从“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的美丽蜕变。
文旅振兴,方能厚植发展根基。红光村深挖文化底蕴,精心打造南园乡村大舞台、南园古村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成功举办2024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让红光村的农文旅特色更加鲜明。同时,积极引进欧耶咖啡、南园私房菜馆、汉服租赁等多元文旅业态,丰富了游客体验,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每年约20万元的增收,实现了古村资源的有效“变现”。去年,南园古村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红光村的文旅事业再添一块闪亮“金字招牌”。
环境提升,扮靓乡村颜值是根本。红光村以整治乡村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持续巩固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成果,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实现了垃圾清理专人上门服务、集中供水全覆盖的喜人变化。通过实行村民门前“三包”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党日活动等,红光村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形成了多方联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让乡村的“面子”更加光彩照人。
治理创新,筑牢幸福根基是保障。在乡村治理方面,红光村另辟蹊径,充分利用南园古村百年历史资源,开辟“四个一”乡村治理路径:搭建一个舞台、创作一首村歌、建设一个展馆、振兴一个古村。这一系列举措让千年古村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治理,打造出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红光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与“古”的和谐共生,让幸福的“里子”更加厚实。
上一篇:助农增收促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县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