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和平 致敬榜样”2023年和平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典型表彰晚会举行
彰显榜样力量 汲取奋进力量
■道德模范、好工匠代表曾春雷讲述保护非遗墩头蓝的感人事迹。 江逸伦 梁锦明 摄
○本报讯 记者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江逸伦 通讯员 梁锦明 日前,“德润和平 致敬榜样”2023年和平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典型表彰晚会举行,对评选出的40名“行业模范”、归雁代表和12名“道德模范”进行集中表彰。
近年来,和平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各行各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务实敢为,在各自岗位上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批优秀代表和先进典型,为推动和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今年2月,和平县开展好工匠、好老师、好医生、归雁代表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好工匠10名、好医生10名、好老师10名、归雁代表10名、道德模范12名。
晚会以访谈的形式,倾听行业模范和道德模范代表的感人事迹,发掘他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等“美”“好”内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向先进看齐,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
道德模范、好工匠代表曾春雷,是彭寨镇墩头村的墩头蓝非遗传承人,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坚守“那一抹蓝”。“做好非遗墩头蓝客家传统染织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确实不易,在20多年的工作中,我的感受既是孤独的又是不孤独的。非遗墩头蓝濒临消失,中国每年有很多传统工艺没有人传承而消失,这是孤独的;坚守工匠精神,传承客家工艺文脉,保护和平‘一抹蓝’,这又是不孤独的。”
常年坚守在合水镇丰洋村的村医田忠新,是好医生代表。他二十年日复一日地穿行在丰洋村的山路小道上,敲开每一户村民的大门,走进每一名村民的心里,寒冬酷暑、白天黑夜,风雨无阻,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家庭医生”,为这一方百姓筑起保卫健康的安全防线。他说:“作为村医,扎根在农村最基层,我有义务去帮助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平时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他们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这也是我的分内工作。”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终身学习,拥有足够的学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作为教师,要有大爱,要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事业、爱每一个学生。”好老师代表肖士英表示,将继续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让家长放心、满意。
在归雁代表刘丽萍看来,大自然有一股安静的力量,无论在外求学还是创业,都始终吸引着她,始终还是觉得回到家乡才有内心的安定和归属感,“现在的乡村已然不是过去的那种不便的封闭的乡村了,现在的乡村,有山有水有WiFi,有绿色资源,有生态市场,更有振兴希望。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和我们一起,去激活乡村,创造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