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非遗“烧麻红火”传承人梁志中:著书带徒传承中医技艺

2023-05-24 09:53:13 来源:河源日报

客家地区有民谚:“新生婴儿喜洋洋,烧痧阿婆来帮忙。点他几个麻红火,太平成长保安康。”这里说的就是历史悠久的中医传统特色疗法——“烧麻红火”,也是和平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家族四代行医的梁志中是“烧麻红火”的非遗传承人,10岁开始就跟着父亲梁石铭学习“烧麻红火”,运用这门技艺服务患者已有40多年。

“烧麻红火”又称烧痧,最早记载见于元朝的《世医得效方·痧症》,在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所治病症作了颇为详细的介绍。“烧麻红火”是用苎麻根树皮做成的清麻绳,或蘸上山茶油,或泡入特制的草药汁的细小麻绳,点燃后迅速触灼在特定穴位进行焠烫的一种火灸疗法。

客家人在中原地区南迁的过程中因为战火乱世、饥寒劳作、山岚瘴气导致多发各种疾病,勤劳智慧的客家人便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发明了“烧麻红火”这一治疗方法。

“烧麻红火”在老一辈人中人人皆知,但遗憾的是,与其他民间中医术一样,逐渐式微,而且“烧麻红火”作为家传独门技艺,传承人较少,现已濒临失传。梁志中提出要摒弃门户之见,将“烧麻红火”在内的多项中医技法记录成册,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来。

梁志中介绍说,“烧麻红火”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比如治疗风湿痹症、颈肩腰腿痛、调整阴阳平衡等,效果很不错,所以更不能让它失传。他已经将“烧麻红火”写进了《梁医良药集》,通过带徒学习等方式传承中医文化,广泛为群众服务。  (特约记者 朱景优 通讯员 黄帅)

    上一篇:和平一农场入选第二批“南粤森林人家”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